各地防癌重點不一樣

受訪專家:
四川省腫瘤醫院省癌癥防治中心辦公室副主任 喬 良
本報記者 嚴立新《生命時報》 2023-03-31 第1692期 第1版
3月22日,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中華腫瘤雜志》上公布了我國最新的惡性腫瘤流行數據,并首次提供了各省主要癌譜流行情況。
截至2019年8月31日,國家癌癥中心共收到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82個登記處提交的2016年腫瘤登記資料,其中地級及以上城市251個,縣和縣級市431個,以估計2016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特征。該報告最終納入487個符合數據質控標準的登記處,共覆蓋人口3.8億人,其中城市人口1.92億人、農村人口1.88億人。結果顯示,整體來看,我國排名前10的高發惡性腫瘤依次為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腦腫瘤、胰腺癌,其中前5位的發病情況約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57.27%。男性發病首位為肺癌,其次為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等;女性發病首位為乳腺癌,其次為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和胃癌等。
不同地區惡性腫瘤的發病情況也存在明顯差異。我國當前癌譜結構是發達國家癌譜和發展中國家癌譜并存的局面,在相對發達的地區,以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甲狀腺癌和前列腺癌高發為主,但在社會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仍然呈現消化道腫瘤如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等惡性腫瘤高發,同時伴有結直腸癌、乳腺癌等位居前列的情況。四川省腫瘤醫院省癌癥防治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喬良表示,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方在氣候環境、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高發癌種,在平時預防上也要有所側重。
肺癌
除西藏自治區、甘肅省和青海省外,肺癌在其他地區均位居首位。該報告分析稱,這可能與我國居高不下的吸煙率有關,煙草煙霧中含有至少69種致癌物,我國當前的男性肺癌死亡約24%歸因于吸煙,女性肺癌死亡約4.8%歸因于吸煙。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顯示,盡管中國總吸煙率持續下降,但降幅低,總體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2017年全球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至19.2%,但2018年中國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6.6%,其中男性吸煙率超過50.5%。喬良說,肺癌是所有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其發生除了與長期吸煙和接觸二手煙有關外,還受遺傳、廚房油煙、空氣污染等的影響。西藏、甘肅等地肺癌發病率低,可能與當地大氣污染程度較低、空氣質量較好有關。
肝癌
西藏自治區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名第一的是肝癌。有研究顯示,西藏地區高原世居藏族原發性肝癌的發病人群以男性為主,主要為伴乙肝病史的中年男性農民和伴酒精肝病史的中年男性公務員人群。可見,在西藏地區,病毒性感染和喝酒是引發肝癌的主要因素。
胃癌、食管癌
胃癌發病率在甘肅省和青海省惡性腫瘤中排首位。喬良介紹,除遺傳因素外,胃癌及食管癌的發生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比如暴飲暴食、食物較硬、生冷飲食、辛辣刺激類食物、腌制類食物等,容易刺激胃黏膜或食管黏膜,導致上皮細胞發生不可逆的突變,最終發展為癌癥。有研究稱,缺乏維生素與胃癌、食管癌的發生也有一定關系,尤其在偏遠地區或常年缺少新鮮蔬菜的地區,營養素攝入有限,可能導致胃癌和食管癌的發生。上述新研究顯示,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廣東省,食管癌位居第15位左右,也佐證了這一點。
結直腸癌、前列腺癌
社會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如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等,結直腸癌、前列腺癌高發。喬良介紹,結直腸癌、前列腺癌常被稱為“富癌”。也就是說,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居民的飲食結構通常更傾向于高脂、高能量飲食,易引起肥胖或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從而導致結直腸癌、前列腺癌等癌癥高發,尤其在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其發病順位就會相對靠前。
甲狀腺癌
這種癌在全國發病位居第7位,但在天津市、浙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上升為第2位。另外,甲狀腺癌主要發生在女性人群中。臨床發現,肥胖、心理壓力過大、雌激素應用較多等與甲狀腺癌有一定相關性。但是,新研究提出,近10年來,女性人群甲狀腺癌的發病每年增幅超過20%,可能與當前惡性腫瘤診療水平和居民健康意識提高有關,但甲狀腺癌的死亡率在過去10年來維持較低增幅,每年約增長1.6%,說明當前的發病增加可能與過度診斷有關。喬良表示,甲狀腺癌大多發展緩慢且預后良好,5年生存率高達97%,但其中仍有小部分惡化程度高的分型不容易被精準識別,在避免過度治療的同時,也建議查出甲狀腺癌的患者,多咨詢正規大醫院的專科醫師,遵醫囑選擇恰當的治療方式。
鼻咽癌
這種癌在全國惡性腫瘤發病順位中排名第20位,但在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江西省、貴州省均位居前10位。喬良表示,這些地區居民常食用的腌魚等腌制類食品,含有大量的亞硝胺化合物,最終會還原成強致癌物亞硝酸鹽,是鼻咽癌的一個誘發因素。另外,有研究顯示,EB病毒與鼻咽癌的發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沿海地區潮濕的環境可能提供了病毒存活的適宜條件,也是導致這些地區鼻咽癌高發的一個可能原因。
喬良表示,大部分癌癥都是人體細胞在外界因素長期作用下,基因損傷和改變長期積累的結果,致癌因素十分復雜,包括化學、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遺傳、免疫、年齡、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根據現在已經獲得的科學知識,有近50%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而這些可預防的癌癥中,80%都與生活方式有關。戒煙限酒、平衡膳食、適量運動、心情舒暢都可以有效降低癌癥的發生幾率。此外,一些與癌癥發生密切相關的細菌(如幽門螺桿菌)、病毒(如人乳頭狀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會傳染的,建議人們日常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積極接種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頭狀病毒疫苗)。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29
- [事件]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象04-29
- [事件]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29
- [事件]雙腳為“高脂”報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壓突然“爆表”04-28
- [事件]聽著歌運動沒那么累04-28
- [事件]“軟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
- [事件]定目標:求高得中 求中得下04-27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29
- [事件]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象04-29
- [事件]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29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9太陰陽明論...04-28
- [事件]雙腳為“高脂”報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壓突然“爆表”04-28
- [事件]聽著歌運動沒那么累04-28
- [事件]“軟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