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駕危害堪比酒駕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5-7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司機開車前夜至少應睡夠5小時
《生命時報》 2023-04-14 第1696期 第6版
近年來,酒駕的危害越來越深入人心,但另外一種危險駕駛——“困駕”,往往被忽視。一直以來,“司機睡眠不足,開車沖上綠化帶”“司機打瞌睡,致車輛側翻”等類似消息屢見報端。2016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發表的研究就顯示,八成重大交通事故與司機睡眠不足有關。近日,英國《睡眠的本質與科學》刊文稱,若駕駛員前一晚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第二天開車發生事故的風險與酒駕相當。
上述最新文章綜合了61項獨立研究結果后發現,如果一個人在過去24小時內睡覺不足4~5小時,開車發生車禍的風險約增加一倍,且風險與血液中酒精濃度為0.05%時駕駛相當。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濃度在許多國家都是衡量酒駕的標準。研究還表明,若駕駛員前一晚的睡眠時間在0~4小時,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會增加15倍。基于科學證據以及酒駕標準,司機開車的前夜至少應睡夠5小時。
既往多項研究表明,“困駕”帶來的風險堪比酒駕。2000年,《英國職業與環境醫學》雜志刊登的研究稱,一個17~19小時沒睡覺的人,行為能力與血液中酒精濃度為0.05%的人相當,在這種情況下駕駛,危險等同于酒駕。2008年,美國《神經科學雜志》刊登論文稱,睡眠不足可能造成大腦不穩定,容易突然“短路”。也就是說,犯困可能會讓人注意力下降,視覺處理程序突然中斷,這對正在開車的司機來說十分危險。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偉表示,睡眠不足會給駕駛員造成以下幾個方面影響。
注意力不足。車速較快時,若司機注意力難以集中,會使警覺性變差、反應延遲,容易出現控制車輛不及時等問題,發生闖紅燈、違規并線等。
影響情緒。睡眠不足會讓情緒變得暴躁,如有些人會出現“路怒癥”,易引發糾紛,增加交通事故風險。
誘發疾病。睡眠不足可能會誘發癲癇、中風、心肌梗死等急癥。患者開車時,如果這些病癥突然發作,容易致使車輛失控,后果不堪設想。
高偉介紹,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過度疲勞影響安全駕駛的,不得駕駛機動車。在部分城市,交警在處理高速公路事故時,可通過相關監控、行車記錄數據等,判定駕駛員是否屬于疲勞駕駛,并依法進行處罰。
高偉曾向北京一個駕校校長建議,可設計一套“警覺性風險評估軟件”,讓駕校老師和學員每天開車前在軟件上“打卡”,初步自測睡眠質量、反應能力等,最終給出是否適合駕車的初步建議。“若能有這樣一個軟件,可避免很多交通事故。” 高偉建議,若駕駛員在開車時犯困,尤其是長途開車時,最好在路邊或服務站停靠休息,哪怕只下車休息5~10分鐘,都能有效解乏;日常駕駛時,為了防止打盹,可以嚼口香糖、喝茶、聽音樂、涂風油精等。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高 偉
本報記者 卞 磊《生命時報》 2023-04-14 第1696期 第6版
近年來,酒駕的危害越來越深入人心,但另外一種危險駕駛——“困駕”,往往被忽視。一直以來,“司機睡眠不足,開車沖上綠化帶”“司機打瞌睡,致車輛側翻”等類似消息屢見報端。2016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發表的研究就顯示,八成重大交通事故與司機睡眠不足有關。近日,英國《睡眠的本質與科學》刊文稱,若駕駛員前一晚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第二天開車發生事故的風險與酒駕相當。
上述最新文章綜合了61項獨立研究結果后發現,如果一個人在過去24小時內睡覺不足4~5小時,開車發生車禍的風險約增加一倍,且風險與血液中酒精濃度為0.05%時駕駛相當。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濃度在許多國家都是衡量酒駕的標準。研究還表明,若駕駛員前一晚的睡眠時間在0~4小時,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會增加15倍。基于科學證據以及酒駕標準,司機開車的前夜至少應睡夠5小時。
既往多項研究表明,“困駕”帶來的風險堪比酒駕。2000年,《英國職業與環境醫學》雜志刊登的研究稱,一個17~19小時沒睡覺的人,行為能力與血液中酒精濃度為0.05%的人相當,在這種情況下駕駛,危險等同于酒駕。2008年,美國《神經科學雜志》刊登論文稱,睡眠不足可能造成大腦不穩定,容易突然“短路”。也就是說,犯困可能會讓人注意力下降,視覺處理程序突然中斷,這對正在開車的司機來說十分危險。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偉表示,睡眠不足會給駕駛員造成以下幾個方面影響。
注意力不足。車速較快時,若司機注意力難以集中,會使警覺性變差、反應延遲,容易出現控制車輛不及時等問題,發生闖紅燈、違規并線等。
影響情緒。睡眠不足會讓情緒變得暴躁,如有些人會出現“路怒癥”,易引發糾紛,增加交通事故風險。
誘發疾病。睡眠不足可能會誘發癲癇、中風、心肌梗死等急癥。患者開車時,如果這些病癥突然發作,容易致使車輛失控,后果不堪設想。
高偉介紹,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過度疲勞影響安全駕駛的,不得駕駛機動車。在部分城市,交警在處理高速公路事故時,可通過相關監控、行車記錄數據等,判定駕駛員是否屬于疲勞駕駛,并依法進行處罰。
高偉曾向北京一個駕校校長建議,可設計一套“警覺性風險評估軟件”,讓駕校老師和學員每天開車前在軟件上“打卡”,初步自測睡眠質量、反應能力等,最終給出是否適合駕車的初步建議。“若能有這樣一個軟件,可避免很多交通事故。” 高偉建議,若駕駛員在開車時犯困,尤其是長途開車時,最好在路邊或服務站停靠休息,哪怕只下車休息5~10分鐘,都能有效解乏;日常駕駛時,為了防止打盹,可以嚼口香糖、喝茶、聽音樂、涂風油精等。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29
- [事件]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象04-29
- [事件]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29
- [事件]雙腳為“高脂”報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壓突然“爆表”04-28
- [事件]聽著歌運動沒那么累04-28
- [事件]“軟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
- [事件]定目標:求高得中 求中得下04-27
最新文章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29
- [事件]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象04-29
- [事件]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29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9太陰陽明論...04-28
- [事件]雙腳為“高脂”報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壓突然“爆表”04-28
- [事件]聽著歌運動沒那么累04-28
- [事件]“軟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