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要小火慢燉才鮮嫩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5-14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魚身不易碎 鎖住蛋白質 可以更入味 魚要小火慢燉才鮮嫩
研究證實,常吃魚能帶來多種健康好處,比如有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促進骨骼健康、降低超重和肥胖的風險等。要想獲得這些好處,烹調方法至關重要。
建議大家選擇蒸、煮、燜、燉、汆等方式,它們以水或蒸汽傳熱,烹調溫度相對較低、營養損失少,不會產生雜環胺等有害物質。相對于清蒸魚、炒魚絲、熘魚片、滑魚球等“功夫菜”,燉魚更好操作,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其他食材,比如豆腐、冬筍等。大多數魚都適合燉,尤其適合家庭燃氣灶烹制,比如黃辣丁燉豆腐、小白菜燉鲅魚、嫩豆腐燉老板魚、粉條燉偏口魚等。家有老人或孩子的,最好選擇沒有肌間刺的魚類,比如黃花魚、鲅魚、鮐魚、偏口魚、老板魚、牛舌鰨等海魚;淡水的黑魚、鱸魚、桂魚等也沒有肌間刺,不喜歡魚刺的人群可以買這些吃。
燉魚之前需要做到“三去”,去鱗、去鰓、去內臟。帶魚、鲅魚、鮐魚、黃辣丁、江團等無鱗魚比較省事,只需要剪掉尖銳的背鰭或胸鰭,然后去鰓去內臟即可。處理寬厚的大黃花魚、桂魚、鱸魚、石斑魚時,剔除魚鱗后不要劃開魚肚子,而是用刀在腹部泄殖腔前面1厘米處往背鰭方向劃開1~2厘米。用兩根筷子從魚嘴里插入,壓住一側魚鰓直到插進魚肚子底部,再把筷子呈“X”型交叉順向扭動三四圈,往外一拖就能把所有內臟連同魚鰓扯出來,沖洗干凈就可以燉了。肉比較厚的魚可以剁成3厘米寬的魚塊,如果想整條魚燉,可以在魚身上打花刀,以便入味和更好地成熟。如果是淡水魚,需要抽掉側線,這樣燉出來的魚腥味更小。
家庭燉魚的烹制特點是“多量水、小著火、慢慢入味”,水線與魚同高就行,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再調成小火慢燉。關于燉魚,民間早就有“千滾豆腐萬滾魚”的說法,這里的“滾”字指的就是小火慢燉,鍋燒開后用小火慢慢烹制,保持湯面微微滾開而湯汁不溢出,鍋里發出“咕嘟咕嘟”的響聲。如果用大火燉煮,很容易導致魚肉中寶貴的脂肪溶出,不僅魚肉口感變差,還會造成魚身破碎不成型。魚類的蛋白質含量極為豐富,肌肉纖維組織比較軟細,受熱后收縮,不容易入味,用小火慢燉的方式能增加魚肉的鮮美滋味。魚類經過小火加熱后,蛋白質不會收縮得很嚴重,魚肉中的脂肪也不會太多地溢出,可以保持肉質鮮嫩。燉煮時間一般控制在10~30分鐘,具體跟魚的品種、大小有關,比如海魚中的鲅魚、鮐魚、大黃花魚、石斑魚等剁成大塊燉20~30分鐘才好,帶魚塊或體長25厘米左右的偏口魚燉10分鐘就可入味。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腥味大的魚,烹制時需要稍微多放些蔥姜蒜,尤其是姜和蒜不能少,還可以放1個八角、少許辣椒。如果用生抽、老抽、蠔油等咸鮮味調料調味,則不用再放鹽和雞精。如果不是特別腥的魚,一般不用放糖,否則咸味顯不出來就需要加鹽,最終導致鈉攝入量過多。燉好的魚在出鍋前撒點青蒜末或香蔥末、香菜段,可以去腥增香提味,看起來也更漂亮。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中國注冊營養師 于仁文
《生命時報》 2023-04-21 第1698期 第13版研究證實,常吃魚能帶來多種健康好處,比如有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促進骨骼健康、降低超重和肥胖的風險等。要想獲得這些好處,烹調方法至關重要。
建議大家選擇蒸、煮、燜、燉、汆等方式,它們以水或蒸汽傳熱,烹調溫度相對較低、營養損失少,不會產生雜環胺等有害物質。相對于清蒸魚、炒魚絲、熘魚片、滑魚球等“功夫菜”,燉魚更好操作,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其他食材,比如豆腐、冬筍等。大多數魚都適合燉,尤其適合家庭燃氣灶烹制,比如黃辣丁燉豆腐、小白菜燉鲅魚、嫩豆腐燉老板魚、粉條燉偏口魚等。家有老人或孩子的,最好選擇沒有肌間刺的魚類,比如黃花魚、鲅魚、鮐魚、偏口魚、老板魚、牛舌鰨等海魚;淡水的黑魚、鱸魚、桂魚等也沒有肌間刺,不喜歡魚刺的人群可以買這些吃。
燉魚之前需要做到“三去”,去鱗、去鰓、去內臟。帶魚、鲅魚、鮐魚、黃辣丁、江團等無鱗魚比較省事,只需要剪掉尖銳的背鰭或胸鰭,然后去鰓去內臟即可。處理寬厚的大黃花魚、桂魚、鱸魚、石斑魚時,剔除魚鱗后不要劃開魚肚子,而是用刀在腹部泄殖腔前面1厘米處往背鰭方向劃開1~2厘米。用兩根筷子從魚嘴里插入,壓住一側魚鰓直到插進魚肚子底部,再把筷子呈“X”型交叉順向扭動三四圈,往外一拖就能把所有內臟連同魚鰓扯出來,沖洗干凈就可以燉了。肉比較厚的魚可以剁成3厘米寬的魚塊,如果想整條魚燉,可以在魚身上打花刀,以便入味和更好地成熟。如果是淡水魚,需要抽掉側線,這樣燉出來的魚腥味更小。
家庭燉魚的烹制特點是“多量水、小著火、慢慢入味”,水線與魚同高就行,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再調成小火慢燉。關于燉魚,民間早就有“千滾豆腐萬滾魚”的說法,這里的“滾”字指的就是小火慢燉,鍋燒開后用小火慢慢烹制,保持湯面微微滾開而湯汁不溢出,鍋里發出“咕嘟咕嘟”的響聲。如果用大火燉煮,很容易導致魚肉中寶貴的脂肪溶出,不僅魚肉口感變差,還會造成魚身破碎不成型。魚類的蛋白質含量極為豐富,肌肉纖維組織比較軟細,受熱后收縮,不容易入味,用小火慢燉的方式能增加魚肉的鮮美滋味。魚類經過小火加熱后,蛋白質不會收縮得很嚴重,魚肉中的脂肪也不會太多地溢出,可以保持肉質鮮嫩。燉煮時間一般控制在10~30分鐘,具體跟魚的品種、大小有關,比如海魚中的鲅魚、鮐魚、大黃花魚、石斑魚等剁成大塊燉20~30分鐘才好,帶魚塊或體長25厘米左右的偏口魚燉10分鐘就可入味。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腥味大的魚,烹制時需要稍微多放些蔥姜蒜,尤其是姜和蒜不能少,還可以放1個八角、少許辣椒。如果用生抽、老抽、蠔油等咸鮮味調料調味,則不用再放鹽和雞精。如果不是特別腥的魚,一般不用放糖,否則咸味顯不出來就需要加鹽,最終導致鈉攝入量過多。燉好的魚在出鍋前撒點青蒜末或香蔥末、香菜段,可以去腥增香提味,看起來也更漂亮。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29
- [事件]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象04-29
- [事件]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29
- [事件]雙腳為“高脂”報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壓突然“爆表”04-28
- [事件]聽著歌運動沒那么累04-28
- [事件]“軟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
- [事件]定目標:求高得中 求中得下04-27
最新文章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29
- [事件]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象04-29
- [事件]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29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9太陰陽明論...04-28
- [事件]雙腳為“高脂”報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壓突然“爆表”04-28
- [事件]聽著歌運動沒那么累04-28
- [事件]“軟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