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愛老伴 彼此受益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5-29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交流增多維護認知 習慣健康防控慢病 疼愛老伴,彼此受益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河北省2690名老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受訪者的年齡為60歲及以上。結果顯示,無論男女,已婚、與配偶住在一起的老人認知都較好,老年男性認知功能會優于同等狀態的老年女性;相反,雖然都會受到喪偶的負面影響,但在這種情況下,女性的認知功能會優于男性。也就是說,與女性相比,男性能從婚姻中獲得更多的健康好處。
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們常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指進入老年后,夫妻在生活與感情上更需要彼此體貼、照料,夫妻同住之所以能成為認知的保護因素,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
研究顯示,已婚男性比已婚女性認知衰退得慢。陳海波推測,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與受教育水平相關,受教育水平高、知識儲備多的人即便年老后出現認知退化,也不易患癡呆,總的來說,男性受教育水平略高于女性,所以最終呈現出的認知狀態更好;二是與參與的社會活動相關,老年女性普遍參與家庭活動較多,社交活動較少;男性則是社會交往更多,用腦或肢體的機會也更多,所以認知退化較輕。
但是當男女老人失去自己的配偶,認知情況就恰恰相反,是女性優于男性,也就是說,離異、喪偶等對男性的負面影響更大。這是因為,離婚和喪偶會給男性來較大壓力,使其增加吸煙、飲酒、久坐、長時間獨處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幾率,進而影響到認知。近日,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志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對近93萬名丹麥老人的健康狀態進行了為期6年的追蹤,結果發現,與沒有喪偶的同齡人相比,65~69歲喪偶男性在接下來一年中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70%,而女性的死亡風險僅高出27%。研究人員推測,老年女性可能更愿意談論這些事情,知道向誰尋求幫助,受到的負面影響就更小。
除了減緩認知衰退,婚姻還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陳海波說:“很多夫妻能共同生活幾十年,都是難得的緣分,理應互相扶持、關心,增加生活愉悅度和幸福感。”對于如何愛護老伴,他給出兩點建議,一是要相互關心,如果只有某一方在付出,另一方看似被照顧得很好,但認知可能退化得更快;二是多設計一些共同參與的活動,比如一起散步、登山、參與社區活動等,在此過程中豐富生活、表達對老伴的關心,不僅利于身體健康,夫妻感情也會越來越好。
受訪專家:
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陳海波
本報記者 牛雨蕾《生命時報》 2023-05-12 第1702期 第5版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河北省2690名老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受訪者的年齡為60歲及以上。結果顯示,無論男女,已婚、與配偶住在一起的老人認知都較好,老年男性認知功能會優于同等狀態的老年女性;相反,雖然都會受到喪偶的負面影響,但在這種情況下,女性的認知功能會優于男性。也就是說,與女性相比,男性能從婚姻中獲得更多的健康好處。
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們常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指進入老年后,夫妻在生活與感情上更需要彼此體貼、照料,夫妻同住之所以能成為認知的保護因素,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
①交流能刺激認知
婚姻是調和劑,老兩口一起生活時,交流機會比較多,能為老年人提供認知刺激,增加神經可塑性,維持和改善認知儲備;獨居時,沒人交流,大腦使用頻率下降,認知就容易退化。久而久之,已婚和獨居老人的認知水平就會出現差異。陳海波解釋說:“如果一個人想增加肌肉和爆發力,就必須堅持運動。大腦跟肌肉一樣,也是用進廢退。”
②陪伴令心情愉悅
“情緒也是影響認知的一大因素。”陳海波介紹,進入老年后,獨居、什么都要靠自己的老人,難免會出現抑郁、孤獨等不良情緒。如果是夫妻共同生活、相互陪伴,雙方心情都會更加愉悅,進而對認知產生積極影響。
③婚姻增加社會交流
人是群居性動物,廣泛的社會交流至關重要。研究發現,婚姻為雙方都提供了更多與社會“融合”的機會。陳海波說:“社會交流增多也屬于多用腦,能帶來積極情緒,減緩認知退化。”臨床上,醫生常常會鼓勵老年人積極參加社會活動。
④共同生活產生經濟效益
研究認為,婚姻生活不僅能為老人提供更富裕的生活條件,還能增加他們獲取衛生服務資源的機會,而良好的生活條件以及衛生服務,是保證認知健康的重要因素。
研究顯示,已婚男性比已婚女性認知衰退得慢。陳海波推測,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與受教育水平相關,受教育水平高、知識儲備多的人即便年老后出現認知退化,也不易患癡呆,總的來說,男性受教育水平略高于女性,所以最終呈現出的認知狀態更好;二是與參與的社會活動相關,老年女性普遍參與家庭活動較多,社交活動較少;男性則是社會交往更多,用腦或肢體的機會也更多,所以認知退化較輕。
但是當男女老人失去自己的配偶,認知情況就恰恰相反,是女性優于男性,也就是說,離異、喪偶等對男性的負面影響更大。這是因為,離婚和喪偶會給男性來較大壓力,使其增加吸煙、飲酒、久坐、長時間獨處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幾率,進而影響到認知。近日,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志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對近93萬名丹麥老人的健康狀態進行了為期6年的追蹤,結果發現,與沒有喪偶的同齡人相比,65~69歲喪偶男性在接下來一年中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70%,而女性的死亡風險僅高出27%。研究人員推測,老年女性可能更愿意談論這些事情,知道向誰尋求幫助,受到的負面影響就更小。
除了減緩認知衰退,婚姻還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陳海波說:“很多夫妻能共同生活幾十年,都是難得的緣分,理應互相扶持、關心,增加生活愉悅度和幸福感。”對于如何愛護老伴,他給出兩點建議,一是要相互關心,如果只有某一方在付出,另一方看似被照顧得很好,但認知可能退化得更快;二是多設計一些共同參與的活動,比如一起散步、登山、參與社區活動等,在此過程中豐富生活、表達對老伴的關心,不僅利于身體健康,夫妻感情也會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29
- [事件]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象04-29
- [事件]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29
- [事件]雙腳為“高脂”報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壓突然“爆表”04-28
- [事件]聽著歌運動沒那么累04-28
- [事件]“軟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
- [事件]定目標:求高得中 求中得下04-27
最新文章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29
- [事件]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象04-29
- [事件]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29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9太陰陽明論...04-28
- [事件]雙腳為“高脂”報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壓突然“爆表”04-28
- [事件]聽著歌運動沒那么累04-28
- [事件]“軟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