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洗腦童謠挖呀挖為啥火了

洗腦童謠挖呀挖為啥火了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6-3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朗朗上口很好記 喚醒童心可解壓


  受訪專家:

  遼寧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王會秋

  本報記者 高 陽

  《生命時報》 2023-05-16 第1703期 第15版


  “在小小的花園里挖呀挖呀挖,種小小的種子開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園里挖呀挖呀挖,種大大的種子開大大的花……”近日,一首以“挖呀挖呀挖”為主題的兒歌火遍網絡,許多人不由自主跟隨節奏哼唱,不少網友表示被“洗腦”了。

  這首童謠的火爆來自一條短視頻:視頻中,幼師“桃子老師”帶領著小朋友一起唱這首兒歌,歌詞朗朗上口,動作簡單易學,引來超過7800萬點贊,近80萬條評論,瀏覽量過億。這首童謠不僅贏得了小朋友的喜愛,不少成年人也表示“太上頭了”“我已經挖了一整天了”,還調侃道“也許對小孩子來說太幼稚,但對成年人來說剛剛好”。各行各業的網友童心大發,紛紛模仿、改編、傳唱,出現了“牙醫”“礦工”“打工人”等不同版本的“挖呀挖”。

  這首童謠歌詞簡單,甚至有些重復和幼稚,有網友疑惑“不明白為啥能火”?遼寧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王會秋認為,這其中有三方面心理因素:

  一是簡單重復大腦沒壓力。大多數兒歌童謠歌詞簡單、朗朗上口、易于記憶、不費腦子。在短視頻時代,十幾秒的歌詞和旋律更容易傳播和被記住。這些年爆火的網絡“神曲”,大多是反復重復一段旋律,例如“老鼠愛大米”“你是我的小蘋果”“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等。對于長期處于壓力下的人們,不需要認知加工、記憶,更容易被吸引和接受。

  二是人人都有一顆童心。從留言區來看,點贊和轉發的網友多是成年人,他們紛紛表示被治愈了。視頻中,老師形象甜美,小朋友歌聲純真,十分有感染力。這樣輕松歡快的場景,激發了每天奔波忙碌的成年人“未泯的童心”,短暫地忘掉生活中的煩惱,不由自主地跟著節奏唱起來。王會秋表示,除了哼唱兒歌,與兒童相關的其他活動,也有解壓作用。比如和朋友重拾童年游戲,逛逛兒童樂園,看兒時??吹膭赢嫷龋寄軉拘淹?,獲得片刻安寧。

  三是歌詞積極緩解疲憊。從歌詞內容來看,“挖”代表辛勤的付出,“種”代表滿懷希望,“開花”代表勞動的回報,在“二創視頻”中,大家在不同的工作場景下,共同陶醉在“挖呀挖呀挖”的旋律中。而且,對這首歌的二次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自我療愈的過程,發揮想象力的創作過程,能激活大腦獎賞回路和副交感神經,獲得愉悅和松弛感。網友各自改編后的版本,也更加貼近自身的現實生活,能給自己打氣。這樣充滿積極、快樂力量的作品,自然不脛而走,共同促使這首童謠的走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