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幸福者退讓原則:不硬碰硬更幸福

幸福者退讓原則:不硬碰硬更幸福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1-19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忍讓化解危機 冷靜回避沖突 不硬碰硬的人更幸福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宋崇升

  北京民康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丁 琳

  《生命時報》 2025-01-07 第1863期 第15版


  有人說:“如果你家庭幸福,在外遇到別人刺激你、挑釁你時,不要跟他糾纏不清,要懂得避開、忍讓,因為你家里有人等你平安歸來。”幸福的人,懂得在莫名的、不重要的人際沖突中有所保留甚至退讓,這就是“幸福者退讓原則”。

  舉一個例子。一位中年父親帶著兒子到游樂園游玩,排隊時,發現隊伍前方有兩人發生了爭執:一方男子咄咄逼人,盡管對方女士已轉身避開,他仍喋喋不休。這時,父親和兒子都試圖以手勢示意男子停止,不料卻遭到他的怒視。兒子不忿,鼓起勇氣說:“公共場合不要喧嘩!”男子一聽,更加不悅,甚至脫下外套準備動手。關鍵時刻,父親以兒子年幼為由向對方道了歉,成功平息了風波。

  這位父親的做法就是幸福者退讓原則的體現,是處理沖突的一種智慧。試想,如果父子倆選擇與對方硬碰硬,雖然占理,但面對一個不愿善罷甘休的人,事態很可能進一步升級,耗時費力且結果難以預料。更糟糕的是,男子已經顯露出暴力傾向,發生肢體沖突的風險極高。一旦沖突爆發,后果將不堪設想。而父親及時降低姿態,以退讓和道歉化解了潛在危機。這不是慫,而是面對小事可能引發大麻煩時,理性退讓的做法更可取。

  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性格偏激敏感、情緒沖動易怒、行為不計后果。就像數年前,一位男子因停車和一位年輕媽媽發生口角,一怒之下將其嬰兒摔死;還有的快遞員,因被打差評而報復收件人;也有男子在酒吧發生沖突互砸對方車輛……幸福和聰明的人,不會將自己置于這般場景。為了顧全大局,面對他人的無端挑釁或不公時,最好選擇無視、沉默,甚至主動退讓,避免不必要的情緒消耗與身體傷害,寧可承擔小的損失,也不要卷入大的麻煩是非當中。這么做的人會得以自保,而且幸福的人也更愿意這么做。因為他們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美好生活,懂得及時止損,不會因為一時沖動而損害這份寧靜和安全。

  遇到下列情況,應該選擇退讓。一是碰到不穩定的人。如果一個人在公開場合因為一點小事就大吵大鬧、不依不饒、無所顧忌,對別人的過錯上綱上線,這個人很可能存在性格缺陷,狀態極為不穩定,建議敬而遠之、走為上策。二是遇到剛遭到重大打擊的人。這類人很容易因為重大損失而心情不爽,心理不平衡又無處發泄,此時與之發生沖突,就可能會成為對方壞心情的發泄對象。如果見某人表情陰郁或一臉怒容、目光兇狠、言語惡毒,就不要硬剛。三是雙方實力懸殊。對方人多勢眾時,你沒有勝算,此時避免挑釁才是明智的。另一方面,你方勢力過于強大時也不建議主動攻擊,因為極度弱勢的一方可能會有豁出去的對抗心理,最好也要退讓。四是一些顯而易見的“火藥桶”,比如滿嘴臟話的醉漢、滿身戾氣的中年、橫沖直撞的少年以及頑劣乖張的熊孩子等,也要盡量躲開。

  人遇到不公、不滿,有質問、爭辯的沖動很正常,但在上述情況下,最好要有避讓的意識和能力,保持理智、降低沖動。首先要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幸福的人,生活中充滿積極歡喜、樂觀自信,就不會為了小事耿耿于懷,不容易把他人放到對立面,減少消極言行和沖突。其次是要學些緊急控制情緒的技巧,比如用深呼吸讓自己冷靜,采取積極自我對話、轉移注意力等。更方便有效的辦法是脫離現場,用“物理隔離”的形式,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冷靜下來,也從負面情緒中抽離出來。

  當然,幸福者退讓,并不等于一味壓抑隱忍,而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在權衡利弊之后做出的理性選擇,是一種不與無知對抗、不讓自己陷入情緒陷阱的智慧,意在回避一場因小失大的沖突,不為他人的厄運買單。過后如果心理不平衡,不妨默念一些古訓聊以自慰,比如小不忍則亂大謀、將軍趕路不追小兔。記住,退讓其實也是一種慈悲,這么做對雙方都好,你是更為大度和聰明的那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