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體重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埃及36歲女子體重超半噸成全球之最
(來源:光明網)埃及一名36歲的女子體重達1000斤,相信是目前已知的全球最胖的女性。由于龐大的體型對身體帶來的巨大負擔,她無法獨自從床上起來,也不能自行飲食或洗澡,她已有25年沒有出過家門。
事件國內體重最輕早產兒成功接受先心手術
(來源:錢江晚報)這幾天,懷孕26周早產、出生時體重僅700多克的女嬰茜茜(化名)終于度過了最危險的階段。在此之前,這個女嬰除了面臨早產兒的所有風險外,還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卵圓孔未閉。
事件養生堂郭應祿體重減輕預示的危機
(來源:BTV)2018年1月8日,BTV養生堂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名譽院長郭應祿;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何志嵩;主任醫師王剛;主任醫師李學松,就泌尿系統的相關問題,共同制作了一期節目《體重減輕預示的危機》,敬請收看~~!
視頻-講座學習壓力所致男生2年體重暴漲50斤
(來源:武漢晨報)身高166厘米,體重190斤。7日,15歲男孩李響(化名)在醫院被診斷為單純性肥胖。武漢市第一醫院內分泌專家謝海鷹表示,通過不斷進食來緩解學習上的壓力,是體重暴增的罪魁禍首。
事件警惕!體重和卒中有個關聯曲線
(來源:生命時報)一項發表在《營養、代謝與心血管疾病》上的薈萃分析顯示,體質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與卒中事件風險之間存在關聯,即BMI每增加5個單位,卒中風險增加10%。
事件15歲女孩體重高達194斤
(來源:四川新聞網)近來,印度一名16個月大的小女孩引起關注:一天進食48頓,體重已達25公斤。兒童的肥胖,并非是個例。10月18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獲悉,自該院肥胖與代謝疾病整合醫學門診開診以來,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患者收診率較去年同期提升5倍,其中最小患兒年僅5歲。
事件針灸療法控制體重不是瞎說
(來源:北青報)據美國一家媒體報道,中國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完成了一項利用針灸來控制體重的臨床試驗。在接受8周的針灸治療后,參與者的平均體重降低了2.47公斤,最成功的參與者其體重減輕了7.2公斤,其體重指數(BMI)也降低了3.2kg/m2。這項臨床試驗初步證明了針灸對控制成人體重的有效性。
事件老人體重下降是衰弱綜合征的信號
(來源:羊城晚報)有些老年人沒有慢性病,血糖、血壓、血脂都控制得很好,可體力逐漸下降,體重變輕,以為是“千金難買老來瘦”,私下很是開心。然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老年病科主任徐米清稱,別開心太早,這些老年人比有基礎病的老人更需要照顧,因為可能患上衰老綜合征。
事件年輕體重預測老后心衰風險
(來源:生命時報)心力衰竭是一種心臟肌肉變弱、變硬,泵血能力減弱的心血管疾病,通過檢查血壓、膽固醇、運動、飲食規律及家族病史等方式可以評估患病風險。近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人們年輕時的歷史體重數據有助更準確地預測心衰風險。
事件食欲大增體重下降 需警惕兒童甲亢
(來源:新華網)如果孩子食欲大增但是體重卻呈現下降趨勢,需要警惕是否患上了甲亢。醫生提醒,兒童甲亢臨床表現不一,輕重差別也較大,家長要重視孩子身體、行為等方面的變化,及早就醫診治。
事件體重暴增 可能是“腎病綜合征”
(來源:南方日報)慢性腎病被人們稱為“沉默的殺手”。臨床上,不少首次到醫院就診的腎病患者往往已經是病情嚴重的階段,治療效果也差強人意,因此人們認為腎病會“隱身”。
事件73.7%受訪者感嘆最近體重增加了
(來源:中青報)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人長時間處于居家狀態。缺少運動、甜品吃得多、作息不規律等原因,讓一些人開始發胖。你的體重近期有什么變化嗎?你采取措施保持身材和健康了嗎?
事件女性常吃一種食物體重輕
(來源:生命時報)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8月24日報道,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者發現:亞麻籽或芝麻籽中含有的木酚素有助于防止(或延緩)體重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未食用大量木酚素的女性相比,食用了大量這種化合物的女性其體重增加量較少,體重較輕。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