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有關肥胖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缺水的孩子易肥胖

(來源:生命時報)水對人體很重要,尤其是孩子的身體更不能缺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短期缺水會引發認知力和記憶力下降,長期缺水可能導致尿路感染,不利孩子茁壯成長。

事件

肥胖致病男女不同

(來源:生命時報)肥胖會導致一些致命疾病,但英國的科學家們發現,它對健康的影響程度因性別而異。

事件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來源:生命時報)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時候胖點才可愛,到了青春期長個子,體重自然恢復正常。然而到了青春期,很多“小胖墩”不僅沒瘦下來,反倒被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肥胖伴發病找上門。北京朝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表示,兒童肥胖是一種病,需要及時干預,拖不得。

事件

睡覺時打呼嚕有可能是肥胖導致

(來源:科普中國)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都喜歡打呼嚕,不僅僅是男性,現在女性也有不少打呼嚕,而且逐漸呈年輕化的趨勢。那么,人睡覺時為什么會打呼嚕呢?

事件

五六歲控肥胖 一生更健康

(來源:生命時報)前不久,一項由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薩里大學和芬蘭奧盧大學的科學家聯合完成,以2.2萬多名2周~13歲兒童為考察對象的新研究發現,近100個增加成年肥胖風險的基因變異從4~7歲開始在兒童發育的重要階段發揮作用,這表明成人肥胖起源于兒童這一關鍵期。

事件

肥胖與尿石形成有什么關系?

(來源:科普中國)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疾病之一,其中又以上尿路結石為主。近年來,我國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那么,泌尿系結石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它與肥胖有什么關系?

事件

“缺覺”讓肥胖風險倍增

(來源:北青報)又到了該露肉的季節,宅了大半年的你是不是正在暗下決心甩肉呀?的確,肥胖不僅影響外表,還可能導致出現自卑的心理,降低自身的社會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肥胖會增加多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卒中、睡眠呼吸暫停,以及某些癌癥。

事件

一胖生百病 中國式肥胖兩大特點

(來源:健康時報)(健康時報記者喬靖芳)“30年前,大家對肥胖還沒有足夠的認識,覺得中國離胖子國還挺遠的,但現實并非這么樂觀。”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學營養減重門診主任醫師陳偉說,中國在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2年分別做過營養普查,結果發現肥胖率每10年的增長速率是非常快,1982年的時候只有0.6%,到了1992年就到了1.5%,到了2002年就躍升到7.1%,到了2012年躍升到11.9%。

事件

腹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風險高

(來源:廣州日報)最新發布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2.8%,比2017年公布的統計數據10.9%,足足上升了1.9%!據此推算,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數為1.298億!廣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介紹,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年輕化,30-40歲人群已漸成“主力軍”,她提醒,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早篩早診早治,特別是腹型肥胖人群。

事件

主食并非肥胖誘因

(來源:人民日報)有人認為,主食是肥胖的“元兇”。其實不然。肥胖的“元兇”是能量過剩。從營養學的角度看,沒有最好的食物,只有合理的選擇。食物種類萬千,營養特點各異,注重多樣化、均衡化是選擇食物的“金標準”。

事件

中疾控專家:超重肥胖屬營養不良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在會上指出,營養不良有營養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癥、超重肥胖三種形式。其中,超重肥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癥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事件

中國超重或肥胖者超6億

(來源:北青報)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最新數據,目前中國的成人中已經有超過1/2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歲)超重率為34.3%、肥胖率為16.4%。這也是全國性調查報告中,首次出現超過1/2這樣一個數字。同時,1/5(19%)的6-17歲兒童和青少年、1/10(10.4%)的6歲以下兒童存在超重或肥胖。按照絕對的人口數來計算,全國已經有6億人超重和肥胖,這個數字在全球是第一位。

事件

糖.濕氣重.與肥胖的關系

在上一篇《大便粘.濕氣重.三不飲食法》中,我們重點闡述了飲食中“油脂”的過量攝入與大便粘、濕氣重和肥胖的關系,并提出了用“三不飲食法”來杜絕和檢驗是否攝入了過量的油脂。此文受到網友的廣泛好評,閱讀量破千,點贊40,19人在看,14人留言,8人打賞。今天,我們繼續探討飲食與濕氣重、肥胖的關系,重點闡述糖的危害。

本站

肥胖可能拖垮一個國家

(來源:生命時報)肥胖嚴重威脅身心健康。近期,世界肥胖聯合會等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全球健康》上一項涵蓋8國的建模研究發現,肥胖是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挑戰,不僅縮短健康人群壽命,還會增加醫療保健需求,造成巨大生產力損失,降低生活質量。

事件

肥胖男性還能性福嗎

(來源:生命時報)安徽讀者劉先生問:我今年45歲,BMI大于24,比較胖,“小弟弟”常常挺不起來,嚴重影響了我們夫妻的性生活。請問我這個問題還有救嗎?

事件

甩掉肥胖精子數量增一倍

(來源:生命時報)全球男性面臨精子質量不斷下降的困境,而這通常被認為是引發生育危機的罪魁禍首。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赫維達爾醫院的一項最新臨床研究則為遭遇精子質量困擾的男性帶來了福音。這項研究顯示,男性甩掉肥胖有助改善精子質量和數量。

事件

印度擬征脂肪稅遏制肥胖

(來源:生命時報)超重人群持續增加“垃圾食品”銷量很大印度擬征“脂肪稅”遏制肥胖

事件

研究揭示不存在健康的肥胖

(來源:科技日報)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該院內分泌科李啟富教授團隊基于基因分析探討了脂肪含量與死亡風險的因果關系,研究表明對于全身脂肪含量偏少的人,存在“健康的瘦”和“不健康的瘦”;但對于脂肪含量過多的人而言,不存在“健康的肥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期刊《代謝》。

事件

兩大機構重新定義肥胖

(來源:生命時報)肥胖的大規模流行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負擔。自1975年以來,全球肥胖人數增加了近兩倍,每年至少有280萬人死于相關因素。為更系統地講述肥胖對機體的危害,世界心臟聯盟、世界肥胖聯合會發布聯合聲明,澄清了大眾對肥胖的一些錯誤認識。

事件

肥胖紋咋回事

(來源:生命時報)生活中,不少胖子瘦下來以后身上會有一道一道的紋路,不影響生活,但并不美觀,這是怎么回事?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