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能是個暖冬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1-4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大概率發生強厄爾尼諾事件,促使全球平均表面溫度升高 今年可能是個暖冬
19世紀初,南美洲漁民發現,在某些年份的圣誕節海溫會異常變暖,使漁獲減產。他們將這種現象用西班牙語命名為“厄爾尼諾”,意為“圣嬰”。
李柯欣解釋說:“厄爾尼諾事件會通過向大氣釋放巨額熱量,引發大氣環流異常,觸發熱帶-熱帶外相互作用,進而影響副熱帶急流、季風甚至極渦等,促使全球平均表面溫度迅速升高。”根據中國科學院大氣所厄爾尼諾集合預測系統的實時監測結果,2023年秋冬季將很大概率發生一次強厄爾尼諾事件。鄭飛表示,預計升溫強度會在1.5℃~2℃。
在李柯欣、鄭飛等研究人員最新發表的新聞性觀點文章中,明確提出了2023~2024年全球最暖程度的可能性及影響,并對全球衍生危機進行了預判和預警。其認為,2023年全球平均表面溫度成為1950年以來最高值和前三名的概率分別為17%和61%,這個概率在2024年會升至56%和79%。2023年,暖異常現象主要位于熱帶中東太平洋、歐亞大陸和阿拉斯加地區;2024年,暖異常則很可能覆蓋全球大陸,極大增加了陸地高溫熱浪、干旱、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性。
在我國,接下來可能會面臨多個氣候異常事件。比如,2023年冬季,我國冬季風預計偏弱,這將導致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空氣污染可能性增加。2024年春季,華北地區可能出現干旱,南方則極可能在2024年夏季遭遇與強厄爾尼諾衰減有關的極端降水事件,面臨嚴重的洪澇風險。
此外,在2023~2024年的后續季節中,強厄爾尼諾還可能引發其他衍生氣候危機,如海洋熱浪增多、海水脫氧、海洋生態系統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減少、海平面升高,以及全球多種糧食作物減產等。
受訪專家: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鄭 飛 □博士 李柯欣
本報特約記者 金海燕《生命時報》 2023-12-05 第1758期 第11版
19世紀初,南美洲漁民發現,在某些年份的圣誕節海溫會異常變暖,使漁獲減產。他們將這種現象用西班牙語命名為“厄爾尼諾”,意為“圣嬰”。
李柯欣解釋說:“厄爾尼諾事件會通過向大氣釋放巨額熱量,引發大氣環流異常,觸發熱帶-熱帶外相互作用,進而影響副熱帶急流、季風甚至極渦等,促使全球平均表面溫度迅速升高。”根據中國科學院大氣所厄爾尼諾集合預測系統的實時監測結果,2023年秋冬季將很大概率發生一次強厄爾尼諾事件。鄭飛表示,預計升溫強度會在1.5℃~2℃。
在李柯欣、鄭飛等研究人員最新發表的新聞性觀點文章中,明確提出了2023~2024年全球最暖程度的可能性及影響,并對全球衍生危機進行了預判和預警。其認為,2023年全球平均表面溫度成為1950年以來最高值和前三名的概率分別為17%和61%,這個概率在2024年會升至56%和79%。2023年,暖異常現象主要位于熱帶中東太平洋、歐亞大陸和阿拉斯加地區;2024年,暖異常則很可能覆蓋全球大陸,極大增加了陸地高溫熱浪、干旱、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性。
在我國,接下來可能會面臨多個氣候異常事件。比如,2023年冬季,我國冬季風預計偏弱,這將導致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空氣污染可能性增加。2024年春季,華北地區可能出現干旱,南方則極可能在2024年夏季遭遇與強厄爾尼諾衰減有關的極端降水事件,面臨嚴重的洪澇風險。
此外,在2023~2024年的后續季節中,強厄爾尼諾還可能引發其他衍生氣候危機,如海洋熱浪增多、海水脫氧、海洋生態系統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減少、海平面升高,以及全球多種糧食作物減產等。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圓柏致敏今年格外猛04-23
- [事件]他汀升糖重女輕男04-23
- [事件]四類人要吃他汀防病04-23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最新文章
- [事件]圓柏致敏今年格外猛04-23
- [事件]他汀升糖重女輕男04-23
- [事件]四類人要吃他汀防病04-23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