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

“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4-22 00:01
    【byb.cn 】(來源:人民日報)“我家孩子才9歲,這半年體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歡動”……近期,首都兒科研究所成立醫學體重管理中心,不少家長帶孩子來向醫生咨詢體重管理意見。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兒童超重肥胖比例持續上升。超重肥胖,不僅會影響孩子身體健康,還可能帶來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小胖墩”扎堆

  首都兒科研究所內分泌科副主任宋福英一邊翻看檢查報告,一邊耐心地向家長解釋:“身高1.44米,體重63公斤,BMI指數超過30,孩子已處于肥胖范圍,這對他的健康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這幾年,‘小胖墩’明顯增多了。”山西省陽泉市體育運動學校射擊教練員王韡告訴記者,如今,隊里選拔隊員時,十幾個學生里,總有兩三個超重的孩子。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豐說,2023年,廣東省中小學生超重肥胖檢出率約為20%;近3年來,雖然廣東中小學生超重檢出率有所下降,但是肥胖檢出率呈上升趨勢。

  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我國居民健康狀況總體改善的同時,超重肥胖問題日益突出。有研究預測,若該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

  宋福英說,超重肥胖兒童往往合并多種代謝紊亂問題,高尿酸血癥發生率在37.6%至64.5%,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生率在23%至77%,高脂血癥、糖代謝異常、高血壓的比例也不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更是占到了59%。

  專家指出,根據研究,41%至80%的兒童肥胖可延續至成年,成年后患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大大增加,同時伴隨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

  為何越來越胖

  “小胖墩”扎堆,背后的原因不可忽視。

  首先是吃多動少。“學習壓力大,久坐時間長。”山西太原進山中學體育教師朱曉紅觀察發現,目前很多孩子在校運動量依然不足。

  “孩子超重肥胖往往是總能量攝入過多、飲食結構失衡導致的,不少肥胖兒童也會營養不良。”宋福英說,吃飯速度過快、吃太多零食、睡前吃過多食物等都是孩子們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

  “胖了就不想動,越不想動就越胖,形成了惡性循環。”北京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黃鴻眉說。

  還有家庭影響。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李敏在門診中看到,有些“小胖墩”來就診,同來的父母看起來也是超重或肥胖的體形。“體重跟基因、家庭生活習慣、健康管理意識都有關系。”李敏認為,家長的認知尤為關鍵。有的家庭平時的飲食習慣就是喜歡吃高鹽高糖類食物;有的家長急于讓孩子快速減重,采取節食等不當方式,導致孩子肌肉含量減少、營養不良。

  有的家長還存在觀念誤區。宋福英表示,一些家長依然有“要多吃、吃得好、越胖越健康”的理念,他們往往認為小孩肥胖沒關系,長大了自然會瘦下來,殊不知飲食習慣一旦固定就很難改變。此外,還要注意環境因素。“如今,各類零食層出不窮,廣告鋪天蓋地,誘導性很強。”黃鴻眉表示,孩子們往往會被形象可愛、味道可口的高糖、膨化食品吸引。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和外賣、網購的普及,正在逐漸改變孩子們的作息習慣,生活變得更便捷的同時,也讓青少年兒童更容易接觸不健康飲食。

  相關部門和各地出臺系列舉措

  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要求,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并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

  廣西近日發布的義務教育學校學生餐營養配餐指南提出,6至14歲中小學生餐平均每天提供的食物種類不少于12種、每周不少于25種;結合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和身體活動水平科學配餐,確保平均每日食物供應量達到標準的要求。

  學校對青少年兒童超重肥胖防控至關重要。北京市近期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效果顯著的體育課、大力開展學生班級聯賽等8條舉措,讓校園體育充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山西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山西省體育發展條例》要求,學校應當將在校內開展的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納入教學計劃,與體育課教學內容相銜接,保障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于一小時體育鍛煉。

  “需要簡潔易懂、操作性強的健康飲食和家庭活動科普”“建議加大對食養指南等的解讀力度”……記者在采訪中收集了不少家長和孩子們的想法——大家期盼健康的體魄,但普遍缺乏科學運動和減肥相關知識、指導。

  近期,多地醫院開設了兒童減重門診。首都兒科研究所精神心理科將為孩子提供咨詢和指導服務,幫助他們積極應對心理挑戰;山西省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推出肥胖慢病管理,為孩子量身定制科學安全有效的減重方案……

  “體重管理不僅涉及膳食和運動,更重要的是提升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黃鴻眉說,家庭、學校、社會需要協同配合,構建涵蓋食品監管、教育評價、城市規劃的系統體系,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

  專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現超重肥胖問題,家長需要及早干預,少給孩子吃高鹽高糖食品,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如果肥胖問題比較嚴重,應及時就醫。(據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高亢、李紫薇、俠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