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運動別練太早

受訪專家: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 蘇 浩
本報記者 田雨汀《生命時報》 2023-12-26 第1764期 第10版
①拔河
有的家長認為,讓孩子拔河,能幫他們更快地理解團結、互助等概念,但拔河可能讓孩子尚未發育成熟的器官受傷。“拔河時需要憋氣,結束后突然停止發力,呼吸的瞬間變化會導致心臟負荷量增加。”蘇浩解釋說。有研究人員對250名5~6歲的兒童在拔河比賽前后進行生理檢查,發現運動過程中心率均有所上升,賽后1小時仍有30%的兒童心率未恢復正常。另外,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決定了其肌肉力量較弱、骨骼彈性大硬度小,運動負荷過大時容易造成脫臼或軟組織損傷等。7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參加拔河、引體向上、俯臥撐等力量型運動,等上了初中再開始更合適。
②長跑
有些家長自己熱愛跑步,會帶著孩子一起跑,希望從小抓起養成好習慣。“長跑對人體各關節的沖擊力度很大,如果孩子經常練習,會導致關節骨骼發育不利。”蘇浩說,尤其是在戶外,柏油或水泥路面相對更硬,如果是天氣寒冷的季節,給關節的影響更大,長時間如此,影響身高增長。此外,長跑對心臟負荷的要求較高,兒童心血管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心肺耐力不足,過早長跑,會使心肌壁厚度增加,影響心肺功能發育。6歲前不建議孩子長跑鍛煉,如果要練習跑步,最好不要捆綁沙袋負重跑,避免姿勢變形導致運動損傷。
③滑板
不少孩子看到玩滑板的視頻,迫不及待想嘗試這項看起來“很酷”的運動。“長時間、太早玩滑板,會讓腿部肌肉變得過分發達,影響骨骼、肌肉全面發展,甚至影響身高發育。”蘇浩說,玩滑板時腰部、膝蓋、腳踝非常容易受傷,還有可能過度磨損膝蓋軟骨,使未來關節炎的患病率增加。美國《兒科》雜志曾刊登研究發現,40%的孩子因滑板骨折,受傷部位主要是手腕、前臂和頭部。建議8歲以下兒童不玩滑板,活動時一定要戴好護具,在家長的看護下,在平坦寬敞的非交通區域玩耍。
④下腰等高難度舞蹈
前不久,教育部網站發布《中小學生舞蹈等體育藝術類校外培訓安全提醒》,兒童練習舞蹈時不要做過高難度系數的動作,建議未滿10周歲的兒童慎做“下腰”等脊椎、腰部身體訓練,避免出現傷害。有的孩子跳舞前熱身不足,未充分活動肌肉和關節韌帶等部位,做某些動作時可能引起急性肌肉拉傷甚至骨折。有些舞蹈動作需要用力按壓、拉伸,可能會導致骨骼變形、關節疼痛或脫位等,嚴重的會影響骨骼的生長發育。蘇浩表示,孩子雖然身體靈活度好,但抗牽拉能力較弱,應在6~7歲后系統學習強度較高的舞蹈動作。
⑤專項訓練和競賽
教育部今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中明確提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組織學前兒童參與商業性活動或者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或者與年齡特點不符的競賽類活動和其他活動。”兒童過早接觸專項化訓練或競賽,首先可能導致肌肉發育不均衡、骨骼變形甚至體態異常,出現脊柱側屈、高低肩、O型腿等。其次,影響正常身高發育和心肺系統的發育。最后,孩子若長期進行高強度運動但營養跟不上,可能出現營養不良,加劇機體損傷。7歲前不要專門練習足球、籃球、網球、羽毛球等競技項目,日常和小伙伴或家長以娛樂的方式運動即可。
蘇浩提醒,兒童青少年時期的體育鍛煉,一定要遵循孩子身體生長發育的規律和特點,10歲以下先從技巧類運動練起,既能鍛煉靈活性又不會給心臟帶來太大負擔。每次運動時間最好不超過一小時,練20分鐘就休息一會兒,以運動后不感到疲勞為限。
- [事件]圓柏致敏今年格外猛04-23
- [事件]他汀升糖重女輕男04-23
- [事件]四類人要吃他汀防病04-23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圓柏致敏今年格外猛04-23
- [事件]他汀升糖重女輕男04-23
- [事件]四類人要吃他汀防病04-23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