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行業新聞>> 衛健委:推行醫院檢查結果互認

衛健委:推行醫院檢查結果互認

byb.cn
[行業新聞] 作者 :byb.cn 日期:2024-11-29 00:01
    【byb.cn 】(來源:北青報)國家衛生健康委等7部門11月27日發布《指導意見》,從加強制度設計、強化技術支撐、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深入推動工作落實等方面,提出了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具體舉措。《指導意見》分別明確了到2025年、2027年和2030年的任務目標,細化了緊密型醫聯體,市域,省域,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區域和全國層面的任務要求。

  早在2006年,原衛生部印發的文件中,首次提出醫療機構間檢查資料互認和檢驗結果互認,此后不斷有文件提及。這項工作明顯提速是在2021年7月,國家衛健委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的通知》,隨后又有多部委聯合出臺《管理辦法》,目前不少城市已開展檢驗結果互認。

  《指導意見》的亮點之一是明確了實現檢驗結果互認的時間表和目標任務。到2025年底,各緊密型醫聯體內實現全部項目互認,各地市域內互認項目超過200項到2027年底,各省域內互認項目超過300項;京津冀等區域內互認項目超過200項。到2030年,基本實現常見檢查檢驗結果跨區域、跨醫療機構共享互認。按照這一部署,“互認惠民”有望盡快照進現實。

  同時,《指導意見》明確了“路線圖”,包括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組織制定發布本轄區內互認項目清單和醫療機構清單;加強區域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區域內跨機構共享調閱;加強省統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醫保信息平臺、省級“影像云”以及網絡存儲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做好相關信息化平臺的日常維護和數據交換。

  當然,我們也要客觀看待某些檢驗結果互認難。比如,有時候因病情變化,已有檢驗檢查結果難以反映患者當前實際病情,接診的醫院不得不重新安排檢查;有的則是患者或其家屬要求進一步復查,醫院不能忽視患者要求,只有復查才能給患者吃“定心丸”。這些由于客觀原因導致檢驗結果無法互認,需要公眾理性看待。

  為檢驗結果互認創造有利條件,就是為了避免患者做重復檢查,這也能減輕就醫負擔,節約就醫時間,提高就診效率。同時,這也有利于為醫保基金省錢,為醫院減輕服務壓力。所以,從各地有關部門到醫療機構等,都應該積極落實《指導意見》具體部署,不僅要按期落實互認項目數量,更要提升互認質量,爭取實現多方共贏。

  需要指出的是,推進檢驗結果互認還要防止“以檢養醫”。一些醫療機構由于經營壓力較大,就通過重復檢查、過度化驗來增加收入,出現“檢查多”“檢查貴”等不良現象。因此,支持檢驗結果互認,還要有效破解“以檢養醫”亂象,防止個別醫療機構通過重復檢查、過度檢查將檢驗結果互認政策“架空”。所以,在清單支持、技術支持之外,還應該通過完善對醫療機構的考核,倒逼醫療機構走出“以檢養醫”。這既需要完善對公立醫院的補貼機制,也需要健全獎懲機制,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密切監測推行檢驗結果互認后患者檢查檢驗負擔的變化及阻礙因素。以保障質量安全為底線、以接診醫師判斷為標準,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將政策利好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