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成功制造出"核糖體"

北京時間3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科學家成功制造出一種核糖體(細胞工廠),這意味著他們向制造出人造生命又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大步。
這種核糖體制成的蛋白質,在所有生命形式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信使RNA”把DNA的遺傳指令傳輸給細胞的核糖體,核糖體根據指示,制造出符合要求的蛋白質。從細菌到人類,每一種活有機體利用核糖體的方式都驚人地相似。
,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遺傳學教授喬治·丘奇表示,雖然通過這項發現還不能制造出人造生命,但它卻是向現實這個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丘奇與一名研究生共同領導了這項研究。丘奇通過電話告訴記者說:“如果你要制造一種跟現在的生命一樣的合成生命,那么你必須獲得這種生物機器(biological machine)。”而且這項發現還具有非常重要的工業應用價值,尤其是制藥業和制造自然界沒有的蛋白質的產業。
丘奇強調說,他還沒采用類似成果慣用的宣傳途徑,在《科學》雜志上發表這一發現。不過他在周末舉行的哈佛大學校友會上介紹了他的研究成果。丘奇帶領的科研組并不是尋找在試管里制造生命的方法,而是尋找在實驗室器皿里制造設計蛋白(designer protein)的方法。丘奇說:“我們可以直接進入蛋白質合成階段。”他和博士后邁克·朱厄特已經合成發光物質——螢火蟲的熒光素酶。
他說:“我們希望制造出一種全新細胞,它是復制系統的一面鏡子。”大部分生命形式不是“右撇子”就是“左撇子”,這叫手征。眾所周知,改變手征就是改變藥物對身體的影響。例如,人們曾利用鎮靜劑預防由懷孕導致的嚴重的晨起反應。兼具“左撇子”和“右撇子”特征,以及只具有“左撇子”特征,都能引起晨起反應,但市場上出售的藥物可治療兩種類型引起的晨吐現象。丘奇表示,或許可以在不適用活細胞的情況下,在實驗室器皿里制成其他蛋白質。其中可能包括現在應用于合理藥物設計(rational drug design)過程的藥物,以前很難生產這種藥物。
丘奇說,確切來說,病毒不算是活有機體,但是他和其他專家總結說,制造最簡單的人造生命就需要151種基因。丘奇說:“151種基因已經足以復制DNA,產生RNA,產生核糖體,并生成非常原始的隔膜。”基因組先驅克雷格·溫特爾(Craig Venter)正在通過合成基因組學公司制造人造生命。他們正在從事的項目包括:可作為完全燃燒的生物燃料的人工植物油項目。
- [事件]圓柏致敏今年格外猛04-23
- [事件]他汀升糖重女輕男04-23
- [事件]四類人要吃他汀防病04-23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圓柏致敏今年格外猛04-23
- [事件]他汀升糖重女輕男04-23
- [事件]四類人要吃他汀防病04-23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