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行業新聞

廣東4家網上藥店銷售突破10億元

(來源:南方日報)網上買藥正在逐漸被市場接受。近日,《2015~2016年度中國藥店價值百強榜》發布,七樂康、健客網、康愛多、壹號大藥房等4家廣東醫藥電商銷售額集體突破10億元大關。另外,廣東康之家也以5億元的銷售額位列百強榜。

行業新聞

日本銀發族現"就業潮"兼職賺零花錢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日報訊人口老齡化一直是日本社會的一大心結,不過這個社會問題的解決如今迎來了新希望。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由于就業觀念的轉變和針對老人的工作崗位大量涌現,許多退休的日本老人選擇在65歲以后重返工作崗位。文/靈犀

行業新聞

上海60歲以上人口首次超過三成

(來源:人民日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齡辦、上海市統計局30日聯合發布消息:2015年上海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435.95萬,占總人口比例首次突破30%。老年人口持續快速增加,老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行業新聞

美力推健康計劃 員工多運動可降保費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月28日報道,美國健康保險業正吹起“多運動降保費”熱潮,只要企業員工多運動,就能降低自身的保費,而雇主也能減少為員工支付的保費成本,但前提是員工必須隨時攜帶能偵測運動頻率、強度及其他數據的穿戴式裝置。

行業新聞

同仁堂回應檢測不出阿膠中含驢DNA

(來源:法制晚報)針對消費者曾先生從同仁堂一款阿膠產品中檢測出豬和牛的DNA,未檢測出驢的DNA事件,同仁堂回應稱,未檢測出驢的DNA是正常現象,因為DNA檢測方法根本就不適用于阿膠產品,對阿膠成分的檢測應該用中國藥典中的“特征肽鏈方法”檢測。

行業新聞

鐘南山:醫護人員成了醫改的阻力軍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姝)最近,“醫生集團”較為火爆,不少公立醫院醫生走出體制,自建了“醫生集團”。如果給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一筆投資,他會不會也搞一個呼吸病領域的“醫生集團”呢?

行業新聞

同仁不限號:眼科沒熔斷醫生沒累劈

(來源:北京晚報)本報訊(記者賈曉宏)同仁醫院眼科、耳鼻喉科從2月17日開始不限號了!10天來,同仁醫院“熔斷”了嗎?今天一早,記者來到北京同仁醫院,看到門診樓前,醫務人員設立了室外咨詢臺,解答患者的各種掛號問題;眼科掛號大廳外的“長龍”比兩周前明顯縮短,“至少短了50米。”眼科掛號大廳內,等待掛號的患者井然有序。門診大廳內,新設立了預約中心的窗口,為患者提供預約服務。

行業新聞

總書記總理一月內相繼關注中醫藥

(來源:人民網)編者按:2016年2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就中醫藥發展相繼發表重要講話。人民網健康頻道通過梳理發現,在四個月的時間,總書記和總理就中醫藥工作先后多次發聲,以下為部分論述:

行業新聞

北京市屬醫院年內將取消現場放號

(來源:)人民網北京2月19日電(記者趙敬菡)18日,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召開2016年工作會議,通報了2015年22家市屬醫院績效考核成績單,宣武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北京朝陽醫院綜合排名前五名。2016年,北京市屬醫院將推行多項新舉措,更好提升人民群眾在醫療健康服務上的獲得感。到2016年年底前,市屬醫院將全部取消現場放號,總體預約掛號率預計將達到75%。

行業新聞

醫患關系緊張但醫生職業仍被看好

(來源:生命時報)進入2016年才剛一個月,接連發生的“北醫三院產婦事件”和“女子怒斥號販子”風波就將醫患關系推上了輿論焦點。醫患矛盾的“結”越系越緊,但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最近發布的調查卻顯示,在2001名受訪者中,43.9%的人仍看好醫生這一職業,排在所有選項的首位。

行業新聞

京將提高兒科醫師待遇應對二孩

(來源:京華時報)京華時報訊(記者郭瑩)面對二孩時代帶來的診療吃緊問題,北京市衛計委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已經著手進行兒科醫生的培養與儲備,也將提高兒科醫生的待遇。北京市政協委員張霆則建議,應設立兒童保健師,緩解醫療資源緊缺,由專業人員提供非診療的咨詢服務。

行業新聞

京明年50%養老院實現醫養結合

(來源:北京晨報)到2017年,50%的養老院實現醫養結合。昨天,市政協會議舉行“科學調控人口規模和應對人口老齡化”聯組討論會。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回應委員們關心的“老有所醫”問題時表示,2020年前,所有養老院實現醫養結合,未來更要實現“醫養康護”四融合。

行業新聞

衛計委:計劃生育還將堅持20-30年

(來源:北京晚報)本報訊(記者代麗麗)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介紹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有關情況。據悉,在今年1月1日之前超生的二孩已經依法處理完成的應當維持處理決定;尚未處理或處理還不到位的,由地方依法妥善處理。計劃生育還將長期堅持至少二三十年的時間。

行業新聞

中醫藥法有新意 考核獲醫師資格

(來源:京華時報)中醫藥界一直呼吁制定的我國首部關于“中醫藥”的法律草案亮相。昨天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初次審議了由國務院提請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議案。草案提出,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組織實踐技能及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醫醫師資格。

行業新聞

互聯網醫院看病 也許并非是夢想

(來源:南方日報)身體不舒服,無需出門,坐在電腦前,鼠標點擊連線醫生,視頻問診尋求解決方案。醫生在線開出電子處方,藥店負責配送藥品上門,你所需要的只是在線支付費用,然后打開門拿到藥品。這樣的看病場景已經無需加上“未來”二字。

行業新聞

懷胎32年的中醫藥法草案終獲通過

(來源:健康界)2015年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醫藥法(草案)》(下稱《草案》),這部“懷胎”32年的法律終于出世。

行業新聞

日本銀發經濟發力 從長壽中賺錢

(來源:青年參考)作為全世界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日本有許多企業另辟蹊徑,從中挖掘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在“銀發經濟”領域,該國可以說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稱,全球老齡化的事實可能無法逃避,但投資界必須尋找新的方式,“從長壽中賺錢”。

行業新聞

采用真人視頻模式微問診強勢出擊

(來源:獵云網)有時候看病只是為了尋求一種安慰,“小病大治”、“過度治療”、盲目開藥、跑醫院會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并且“看病難”,“看病貴”亦是醫療行業的一大痛點。

行業新聞

阿里健康上線家庭醫生 探路分級診療

(來源:)鈦媒體注:阿里在醫藥O2O上又往前邁了一步,阿里健康正式上線了簽約專屬家庭醫生和預約專家兩項服務。滴滴打車出現后,實現了匹配司機與乘客信息改變了出行體驗,那么阿里在健康上的探索也希望徹底對接醫患之間的信息和資源,改善求醫問藥的體驗。

行業新聞

健康中國引領相關概念股上漲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文公布,規劃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將“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時隔一周,11月1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并加快衛生等領域的事業單位改革。在利好不斷推動下,生物醫藥、醫療健康等相關板塊相繼崛起。

行業新聞
搜索 百度 google 360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