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老年癡呆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太瘦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癡呆
(來源:生命時報)有悖于既往研究認為的中年肥胖會增加老年癡呆風險的觀點,倫敦Oxon流行病學研究公司研究人員發現:中年過瘦會增加老年癡呆風險,與體重健康的同齡人相比,體重輕的40~60歲人群,15年后出現癡呆的風險升高34%。
事件日本發現通過驗血可預估老年癡呆
(來源:新華社)據新華社電日本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通過檢測血液中特定蛋白質的含量,可預估將來患阿爾茨海默氏癥和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研究小組認為,這將有助于盡早發現此類疾病并采取干預措施。
事件清華施一公團隊老年癡呆獲巨大突破
(來源:北京日報)日前,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施一公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老年癡呆癥致病機理研究上取得巨大突破,其首次在世界上公布的老年癡呆癥致病蛋白酶三維結構分辨率高達3.4埃,較去年6月該團隊公布的三維結構分辨率有顯著提高,為開發治療這一病癥的高效藥物奠定基礎。該研究成果已于8月18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雜志。
行業新聞全球每分鐘有19人患上老年癡呆
(來源:生命時報)近日,國際阿爾茨海默癥協會發布的《2015年全球阿爾茨海默癥報告》顯示,到2050年,全球各地患老年癡呆癥的人數,將從當前的4700萬人增加兩倍多,達到1.32億人。僅2015年一年,就有約1000萬老年癡呆癥新增病例,相當于每分鐘約19人罹患老年癡呆癥。
事件世界老年癡呆日:3個故事你一定要聽
(來源:生命時報)說起老年癡呆,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當我們忘事、記錯事兒時,常自嘲“老年癡呆了”,但大家對這種病了解多少呢?如果有家人得了此病,你知道它又會給家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嗎?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癡呆日”,《生命時報》采訪了3位阿爾茨海默病(患病人數最多的一種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家屬,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老年癡呆癥,提醒大家早預防、早治療。同時,我們也呼吁政府、社會給予老年癡呆病人更多關注、愛護與尊重。
事件全球首款老年癡呆特效藥將問世
(來源:成都商報)據彭博社昨日報道,在經歷了長達30多年的跟蹤研究之后,英國阿伯丁大學研究的一款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癥”)的特效藥將于今年7月迎來最終審查。據悉,全球目前有4000多萬阿爾茨海默癥患者。一旦獲得通過,它將成為全球首款阿爾茨海默癥的特效藥,每年產生的經濟效益將超過100億美元。
事件路癡可能是老年癡呆癥前兆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綜合報道】很多人都說自己是“路癡”,沒有方向感。然而,方向感差不止會導致迷路,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后果。根據《阿茲海默病雜志》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方向感差可能是阿茲海默癥的前兆,而且這些癥狀的出現會先于記憶力喪失。
事件酒渣鼻患者或更易患老年癡呆癥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綜合報道】你有酒渣鼻嗎?據法國健康雜志《TOPSANTE》報道,酒渣鼻患者可能更易患上阿爾茲海默癥,而對于60歲以上的婦女來說,這一患病風險更高。
事件聽力下降可能誘發老年癡呆
(來源:北京晚報)3月3日是愛耳日,聽力的重要遠遠超過人們通常的想象。大家都知道聽力下降與年齡密切相關,75歲以上老年人45%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但殊不知有研究顯示,聽力下降是誘發老年癡呆癥的獨立危險因素,而且可能是老年癡呆最早期的表現,聽力每下降10dB,認知能力可能“早衰”4年,這會加速老年癡呆的出現。
事件睡太多了有可能導致老年癡呆
(來源:生命時報)充足睡眠是健康的保證,但睡太多可能就存在健康隱患,此前研究人員發現,睡太多會長胖、增加患糖尿病風險甚至導致不孕。美國波士頓大學近期刊登在《神經病學》上一項研究還發現,每天睡9個小時以上的老人,患老年癡呆癥的幾率更高。
事件老教授罵走15個保姆只因老年癡呆
(來源:武漢晚報)半年內罵走了15個保姆,嫌兒子兒媳看電視吵竟把他們關在門外。為何一向待人和藹的老爺子突然變得不可理喻?5月6日,這位68歲的數學老教授在武漢市第一醫院被確診為老年癡呆癥,這與他長期獨居不無關系。
事件男女性差異 女人更易得老年癡呆
(來源:廣州日報)不久前,有來自美國的研究顯示女性更容易患老年癡呆,原因是人類的大腦功能存在性別差異。事實上,不僅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病風險與治療效果,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別差異,在不同性別大腦的“操控”下,男人和女人無論在生理狀態及生活習慣上都“風格迥異”,就像“金星人”遇見了“火星人”一般。
事件老年癡呆的八大癥狀
(來源:廣州日報)今年9月21日是第24個“世界老年癡呆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群介紹,老年性癡呆的發病率必然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逐漸升高。家人、親屬都應當更多留意身邊老人的身心健康,早發現,早預防。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性癡呆并不僅僅是簡單的“老糊涂了”,需要對癥治療,進行藥物干預。她提醒,如果您或者家里人出現以下癥狀,就要引起注意。
事件老年癡呆患者的日落綜合征
(來源:生命時報)“日落綜合征”是美國學者提出的概念,指老年癡呆癥患者在黃昏時出現一系列情緒和認知功能的改變,如情緒紊亂、焦慮、亢奮和方向感消失等,持續幾個小時或整個晚上。如果老人出現了“日落綜合征”,建議盡快就醫,一旦確診為老年癡呆癥,則需要接受規范治療,西藥和中成藥結合,效果事半功倍。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