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潰瘍性結腸炎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精讀黃帝內經腹中論篇第四十

腹部是人體的重要部位,集中了很多的重要臟器。同時,腹部又有人體的和二大腦之說,可見其重要性。在中醫里,腹部位于中焦,是溝通下上焦的重要環節。現代人的很多病,都是由中焦阻塞造成的。因為中焦堵了,所以,很多人看中醫時,才會聽到“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診斷。
書評廣州醫院“捐屎”出價創新高
(來源:廣州日報訊)(記者任珊珊通訊員簡文楊、戴希安)“捐屎有獎金?這么多年的大便,真是白拉了!”這兩天,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出價200元征集志愿者“捐屎”做“糞菌移植”科研項目引得不少市民網友調侃。9月7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山大學胃腸肛門醫院)也出手了,將“捐屎”獎金推高一倍。炎癥性腸病(IBD)患者攜親友“組隊”參與該院科研項目,捐獻糞便、血液和唾液則可獲獎勵500元。
事件中華醫藥夏秋之交防腹瀉
(來源:央視)2016年9月7日,央視中華醫藥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副主任,就馬齒莧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作用,共同制作了一期節目《夏秋之交防腹瀉》,敬請收看~~!
視頻-其他從安倍辭職談潰瘍性結腸炎

2020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因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而病因就是“潰瘍性結腸炎”。安倍出生于1954年,在2006年和2012年兩次當選日本首相,并于2020年8月24日成為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那么潰瘍性結腸炎是怎么回事呢?安倍為何會得此病?這個病真的沒治嗎?今天我們就談談這個問題。
本站潰瘍性大腸炎并不可怕
(來源:羊城晚報)日本首相安倍的辭職使得潰瘍性結腸炎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連首相都治不好的腸炎有多可怕?其實不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郅敏主任醫師介紹,早發現、早治療、規律隨訪,潰瘍性大腸炎并不可怕。
事件潰瘍性大腸炎并不可怕
(來源:羊城晚報)日本首相安倍的辭職使得潰瘍性結腸炎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連首相都治不好的腸炎有多可怕?其實不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郅敏主任醫師介紹,早發現、早治療、規律隨訪,潰瘍性大腸炎并不可怕。
事件患潰瘍性結腸炎的多數是青壯年
(來源:中青報)8月28日,安倍晉三宣布辭去日本首相職務,理由是潰瘍性結腸炎(以下簡稱“潰結”)復發。這是一種什么疾病?主要臨床表現有哪些?哪些不良習慣可能誘發該病?出現哪些癥狀要到醫院就診?為這一系列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中心主任醫師宗曄。
事件妊娠撞上潰瘍性結腸炎
(來源:揚子晚報)對女人來說,懷孕本是件幸福美好的事,但如果妊娠時合并各種疾病,該如何抉擇?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產科收治了一潰瘍性結腸炎的高齡孕婦。“一天拉十多次膿血便,普通人都吃不消,何況孕晚期的高齡孕婦。”江蘇省危急重癥孕產婦救治指導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婦產科副主任于紅主任醫師說。在該院產科、消化內科、營養科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救治下,孕婦林女士的病情逐漸控制住,最終如愿以償,順產了一健康的寶寶。
事件炎癥性腸病 隨時爆發的火山
(來源:生命時報)炎癥性腸病(IBD)是一種主要累及消化道的非特異性、慢性、復發性的炎癥性疾病,具有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終身受累等特點,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