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有關大腸癌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排便習慣改變竟是大腸癌先兆

(來源:北京日報)大腸位于人體腹部的四周,呈“門”字形,可分為6個部分和2個彎曲,即: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及肝曲和脾曲。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國家癌癥中心最新統計數據,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位于各種惡性腫瘤的第五位,在部分城市已位居第二位,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今天,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肛腸外科主任醫師丁健華給大家說一說如何正確認識大腸癌、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事件

平常只便秘 一查就腸癌中期?

(來源:廣州日報)一位69歲的阿伯,平時患有便秘,近期出現腹痛,在家人陪同下到醫院就診,醫生建議做腸鏡檢查。檢查結果發現,阿伯的大腸長出了腫物,長度大約5厘米,進一步病理檢查確診為結腸癌中期。家人很疑惑,“平常只有便秘啊,并沒有別的癥狀,為什么一檢查就是腸癌中期呢?”專家表示,腸癌的發生一般需要7-15年的時間,但是因為老伯之前從未做過腸鏡檢查,導致本來很好處理的息肉成了漏網之魚,最后變成了癌癥。

事件

腹脹一周竟是腸癌

(來源:生命時報)前不久,27歲的小孫加班結束后,約上三五好友吃了頓豐盛的宵夜,結果腹脹了一周,其間沒有排氣、排便。小孫以為是消化不良,就醫后,腹部CT顯示為乙狀結腸占位,為結腸梗阻;再經進一步檢查,發現腸梗阻也只是表象,“幕后黑手”竟是腸癌,而且已經出現肝轉移。

事件

腸癌超八成高危人群未篩查

(來源:生命時報)71.1%沒有不適癥狀,67.4%從沒想過篩查,29.8%沒有醫生建議,腸癌,超八成高危人群未篩查

事件

適度鍛煉患腸癌風險降低20%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國際癌癥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首次準確地確定了鍛煉如何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并減緩腫瘤的生長。他們的研究表明,鍛煉會導致抗癌蛋白白細胞介素-6(IL-6)釋放到血液中,幫助修復受損細胞的DNA,最新研究有望催生腸癌新療法。

事件

多國年輕腸癌激增

(來源:生命時報)《柳葉刀》子刊最新數據顯示多國年輕腸癌激增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