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有關絕經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絕經后女性心血管風險易被低估
(來源:中新網)由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心血管內科醫(yī)師分會女醫(yī)師工作委員會等共同發(fā)起的《絕經后女性血脂異常管理的中國專家共識》日前在京發(fā)布。該共識指出,絕經后女性心血管風險容易被低估。 ? 《共識》主筆專家、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心血管內科醫(yī)師分會女醫(yī)師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老年內科主任劉梅林教授介紹說:心腦血管病是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女性絕經后...
事件20歲女一年人流3次后閉經
(來源:揚子晚報)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也是“國際絕經日”,這是國際絕經協(xié)會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為關注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女性的健康狀況而特別設立的健康主題日。 ? 目前,我國已有2億接近和已處于絕經期的女性。這一龐大的數字已經引起人們關注。而工作壓力、過度節(jié)食減肥、經常熬夜、飲食不當等,...
事件絕經期婦女防骨質疏松要多運動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日報訊(記者黃蓉芳通訊員王葳)“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會增加,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松。”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主管技師陳泓鑫指出,骨質疏松癥患者盡可能的多參加運動,因為運動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當然,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
事件女性絕經后近半數骨質疏松
(來源:中國婦女報)編者按:研究表明,2016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36%,其中男性為23%,女性為49%,骨質疏松癥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也一直是中老年女性的大敵。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后果是骨質疏松性骨折,它可顯著增加患者的致殘率和病死率。據預測,至2050年,我國骨質疏松性骨折患病人數將達599萬,相應醫(yī)療支出高達1745億元。專家建議,所有50歲以上的絕經后婦女應進行骨質疏松的風險評估,并通過運動及藥物治療提早干預,預防骨質疏松的發(fā)生與進展。
事件心理壓力大 絕經后易骨松
(來源:生命時報)對許多慢病來說,壓力大是一個公認的風險因素。近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者發(fā)現,不良的人際、社會關系導致的心理壓力可增加絕經后婦女的骨質疏松風險。
事件初潮晚絕經早易患老癡
(來源:生命時報)統(tǒng)計數據顯示,女性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病率高出男性約10%。美國凱撒永久醫(yī)療集團的一項新研究解釋稱,這與女性自身的生理特征有關。初潮年齡晚或閉經年齡早都是該病的高發(fā)原因。換句話說,體內雌激素分泌時間越短,女性患老癡的風險越高。
事件50歲前絕經心血管病風險高
(來源:生命時報)絕經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的標志,現代女性因生活方式不健康及精神壓力過大等原因,容易導致絕經期提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女性在50歲之前絕經,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會增大。
事件絕經后大姨媽又來是返老還童?
(來源:羊城晚報)絕經,顧名思義,是指女性永久性無月經狀態(tài),是一種正常生理狀態(tài),我國的平均絕經年齡約為49.5歲。如果絕經后“大姨媽”又來了,可不是“返老還童”,應該及時就醫(yī)。
事件女絕經早就不易患乳腺癌嗎?
(來源:中國婦女報)很多人認為,既然乳腺癌“禍首”是雌激素,那如果女性已經絕經,是不是就意味著不會再患上乳腺癌?或者是絕經越早,患乳腺癌風險就越低?晚期乳腺癌患者,是否一定要承受放療和化療的痛苦?近日,廣東省人民醫(yī)院腫瘤中心乳腺科主任、主任醫(yī)師廖寧,為我們一一破解了這些乳腺癌認知和治療的誤區(qū)。
事件絕經不只潮熱還會有心悸
的困擾。調查顯示,更年期時,高達94%的女性會出現一種或多種癥狀,近2/3的女性日常生活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但除了這些常規(guī)表現外,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護理學院研究發(fā)現,更年期女性還可能受到心悸的困擾。
事件絕經越晚 帕金森病風險越低
(來源:生命時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和德國呂貝克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通過孟德爾隨機化評估了絕經和初潮年齡與帕金森病風險的相關性。研究人員使用來自英國生物銀行(共1737位女性和2430位男性)的外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匯總數據進行了反向變異加權MR分析,然后使用來自帕金森聯盟(19773位女性)的數據重復了對更年期年齡的研究結果,最后對所有匯總數據進行薈萃分析。
事件40歲前絕經老癡風險高
(來源:生命時報)山東大學研究人員發(fā)現,相比在平均年齡(50~51歲)進入更年期的女性,40歲前絕經晚年更易患老癡。研究人員認為:“意識到這種增加的風險,能幫助婦女預防老癡,并通過與醫(yī)生合作,密切監(jiān)測自己認知狀態(tài)隨年齡增長發(fā)生的變化。”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