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傾聽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8-31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家長以身作則 培養專注理解 讓孩子學會傾聽
傾聽是接受、分析、理解、分享的過程,會傾聽的孩子認知和語言能力強,能理解和尊重他人,與人更好地溝通合作。然而,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聽別人說話時往往心不在焉,或左顧右盼,或處理他事,或隨意插話,讓人感覺很沒禮貌。做到以下幾點,能幫孩子學會傾聽。
做傾聽的榜樣。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身教的力量遠遠大于言傳,孩子不僅通過“聽父母的話”來學習,更多的是,通過“模仿父母的行為”來學習。要想讓孩子好好聽別人說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的態度,與他人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適當地給予回應。
給予孩子被傾聽的體驗。在與孩子交流時,如果父母對孩子所說的話,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那么孩子也會把父母的話不當回事。很多孩子的叛逆就是因為得不到父母、老師的傾聽。真正有效的傾聽,需要父母放下手里的事情,以及腦子里固有的想法和評價,全神貫注地聽孩子說活,不敷衍、不打斷、不只顧自己高談闊論,可以用點頭、微笑、“嗯”等方式表示聽到了,鼓勵孩子繼續往下說。在孩子傾訴的過程中,看著孩子的眼睛,身體微微前傾,表現出對孩子的好奇與興趣。不論孩子的話題多么簡單,都應以目光、手勢、語言來傳遞聽到的感受,表達內心的想法,讓孩子覺得家長認真聽了,在關注著他。被傾聽的孩子,也更愿意去傾聽他人。
通過閱讀與游戲鍛煉孩子。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傾聽的好方式。家長與孩子一起打開一本書,家長朗讀、講解,孩子不僅能聽到書中的故事,感受到語音語調、人物的情緒,還能養成安靜耐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家長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告訴他:“剛剛你安靜地聽媽媽讀完了一本書,沒有打斷媽媽說話,你是怎么做到的?”當孩子達到一定年齡,還可以就書中的內容向他提問,提高他傾聽的專注度與理解能力。家長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做包含指令性動作的小游戲,如“小手拍拍”,可以在孩子熟悉了歌曲歌詞并會做出相應動作的基礎上,改變唱法或動作,請孩子做出相應的改變。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孩子非常專注地聽,才能做出相應的指令,經過這樣的鍛煉,傾聽能力會得到加強。
創造傾聽的條件和環境。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要進步,就得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這不利于創造良好的傾聽環境。父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在不斷聽和說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有表達欲望時,不要糾結于孩子表達的內容、語法是否正確,而應該為孩子創設聽、說的環境與條件,引導孩子從傾聽中主動接收多種信息來學習表達。當父母把嘴閉上,孩子就會把耳朵打開,學會去傾聽;相反,如果父母總是說個不停,孩子也就把耳朵閉上,不愿意聽了。孩子的傾聽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靠訓斥和講道理就能得到的。父母應以身作則,給孩子榜樣的力量,也需要在生活中懂得培養方法。
正面管教家長講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盧丹丹
《生命時報》 2023-08-18 第1729期 第10版傾聽是接受、分析、理解、分享的過程,會傾聽的孩子認知和語言能力強,能理解和尊重他人,與人更好地溝通合作。然而,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聽別人說話時往往心不在焉,或左顧右盼,或處理他事,或隨意插話,讓人感覺很沒禮貌。做到以下幾點,能幫孩子學會傾聽。
做傾聽的榜樣。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身教的力量遠遠大于言傳,孩子不僅通過“聽父母的話”來學習,更多的是,通過“模仿父母的行為”來學習。要想讓孩子好好聽別人說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的態度,與他人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適當地給予回應。
給予孩子被傾聽的體驗。在與孩子交流時,如果父母對孩子所說的話,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那么孩子也會把父母的話不當回事。很多孩子的叛逆就是因為得不到父母、老師的傾聽。真正有效的傾聽,需要父母放下手里的事情,以及腦子里固有的想法和評價,全神貫注地聽孩子說活,不敷衍、不打斷、不只顧自己高談闊論,可以用點頭、微笑、“嗯”等方式表示聽到了,鼓勵孩子繼續往下說。在孩子傾訴的過程中,看著孩子的眼睛,身體微微前傾,表現出對孩子的好奇與興趣。不論孩子的話題多么簡單,都應以目光、手勢、語言來傳遞聽到的感受,表達內心的想法,讓孩子覺得家長認真聽了,在關注著他。被傾聽的孩子,也更愿意去傾聽他人。
通過閱讀與游戲鍛煉孩子。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傾聽的好方式。家長與孩子一起打開一本書,家長朗讀、講解,孩子不僅能聽到書中的故事,感受到語音語調、人物的情緒,還能養成安靜耐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家長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告訴他:“剛剛你安靜地聽媽媽讀完了一本書,沒有打斷媽媽說話,你是怎么做到的?”當孩子達到一定年齡,還可以就書中的內容向他提問,提高他傾聽的專注度與理解能力。家長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做包含指令性動作的小游戲,如“小手拍拍”,可以在孩子熟悉了歌曲歌詞并會做出相應動作的基礎上,改變唱法或動作,請孩子做出相應的改變。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孩子非常專注地聽,才能做出相應的指令,經過這樣的鍛煉,傾聽能力會得到加強。
創造傾聽的條件和環境。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要進步,就得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這不利于創造良好的傾聽環境。父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在不斷聽和說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有表達欲望時,不要糾結于孩子表達的內容、語法是否正確,而應該為孩子創設聽、說的環境與條件,引導孩子從傾聽中主動接收多種信息來學習表達。當父母把嘴閉上,孩子就會把耳朵打開,學會去傾聽;相反,如果父母總是說個不停,孩子也就把耳朵閉上,不愿意聽了。孩子的傾聽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靠訓斥和講道理就能得到的。父母應以身作則,給孩子榜樣的力量,也需要在生活中懂得培養方法。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軟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
- [事件]定目標:求高得中 求中得下04-27
- [事件]30和50歲睪丸斷崖式衰老04-27
- [事件]陽痿愛找懶散的人04-26
- [事件]分離焦慮如何應對04-26
- [事件]孝順是需求的精準對接04-26
- [事件]高齡嗜睡癡呆風險增一倍04-25
- [事件]PCSK9-EE真能一勞永...04-25
最新文章
- [事件]“軟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
- [事件]定目標:求高得中 求中得下04-27
- [事件]30和50歲睪丸斷崖式衰老04-27
- [事件]陽痿愛找懶散的人04-26
- [事件]分離焦慮如何應對04-26
- [事件]孝順是需求的精準對接04-26
- [事件]高齡嗜睡癡呆風險增一倍04-25
- [事件]PCSK9-EE真能一勞永...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