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徐說內經素問10五臟生成之五色五味篇

不知不覺,徐說黃帝內經.素問,已經進入第十篇,慢慢的容易讀懂的多了些。很多我們經常接觸的中醫診病的原理,均在本篇體現。比如,心主紅色,脾主黃色,肺主白色,腎主黑色,肝主綠色等。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有胃氣生,無胃氣死,這在本篇中也有體現,比如,如果一個人面帶黃色是生相,“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9六節藏象論②之十一臟取決于膽

與徐說內經素問09六節藏象論①之天地人篇抽象枯燥的內容相比,本篇就容易讀多了。并且以往很多解讀黃帝內經的文章,常常引用的經典名句,大多出自于本篇。尤其是十一臟取決于膽,更是被很多學者討論。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9六節藏象論①之天地人

我不能不感嘆《黃帝內經》的博大精深。本篇是我解讀內經以來我耗時最多的一篇,因為,它已經不再是醫學知識,而涉及了大量的天文學。有時,為了一個字,我僅查閱資料就用掉一小時,仍然無法釋然,有時,對查到的答案,還要去偽存真。因此,下面這些內容,應該是目前互聯網上能找到的較精確和完整的部分,請廣大網友體諒俺的辛苦。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8靈蘭秘典論之內臟官位

素問已經解讀了七篇了,前七篇中,其中5—三篇,講得都與陰陽有關,而前幾篇講的是長壽與自然的關系,而到了第八篇,靈蘭秘典論,則是從宏觀層面,進一步深入到了微觀層面,這是《黃帝內經》的精華部分,也是我們網友們平常接觸最多的一部分。它把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用官稱給做了形象的比喻和描述,讓人很容易理解。很多漫畫圖解《黃帝內經》的書中,在這一節,都下足了功夫。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7陰陽別論之有胃氣生

我一直說,學習中醫只需要掌握兩條主線,一是陰陽,二是經絡。陰陽的重要性在于“治病必求于本”;而經絡的重要性在于“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本篇是素問的第七篇,其中5~7篇講的全是陰陽,你說重要不重要。本篇為陰陽別論。這里所說的陰陽主要是指脈象而言。別,另外、特殊的意思。由于本篇所論脈之陰陽,側重于其在三陰三陽經病證診斷方面的意義,與他篇所說的陰陽含義有所不同,故名《陰陽別論》。同時,本篇還揭示了不同的脈象應對的不同的危癥。關于脈診,前篇也有提到,它是“望聞問切”中醫“四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切”法,這也是專業人員所應掌握的,原理很簡單,但要想真正掌握,實踐經驗很要。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5陰陽應象大論篇③半死半生

這是《黃帝內經素問05陰陽應象大論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前兩篇,分別論述了陰陽為“天地之道、治病必求于本”和男女這人間最重要的陰陽,他們之間性生活的“七損八益“,揭示了男女之間如何做到陰陽互補,從而延年益壽。本篇,繼續解讀陰陽調和與陰陽失調之間有關系,重點指出:“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換言之,就是當疾病在皮毛時容易治,而一旦病入五臟再治,基本上就是半生半死了,從而進一步強調了“治未病”的理念。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5陰陽應象大論篇②七損八益

在上一篇中,我們談及了陰陽理論,它是《黃帝內經》精髓之中的精髓,同時也是中醫的精髓,因為中醫的主線就兩條,一是陰陽,二是經絡。前者是治病必求于本;后者是,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在本篇中,我們將再次涉及五行理論及其運行規律,并再次討論陰陽與五行理論的關系;同時,就是男女性生活中的“”七損八益”的養生之道。那什么是七損八益呢?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5陰陽應象大論篇①天地之道

前一篇,我們解讀了金匱真言論,它主要講的是五行、五臟和五味之前的相生相克的關系,而本篇是《黃帝內經》的精髓之中的精髓篇。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學習中醫,其實只要掌握兩條主線就行,一是經絡,二是陰陽。而本篇就是論述的陰陽之道理。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4金匱真言論

上一篇,我們解讀了黃帝內經.素問的第三篇生氣通天論,它分為兩部分,即陽氣說和陰氣說,分別闡述了人體的陽氣和陰氣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和五臟對應五行五味,及他們之間相生相克的理論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3生氣通天論①陽氣說

在上一篇中,我們論述了春夏春冬四季的養生之法,并提出了“上醫治未病”的經典之言。在本篇中,繼續論述人與自然的關系。特別是陰陽與自然的關系。生氣通天論是什么意思呢?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2四氣調神大論②治未病論

在前一篇文章中,四氣調神大論重點論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養生重點,并且指出,違背它會產生的不良后果。而本篇則是對四氣調神大論的一個最經典的總結,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最著名的論斷,這也是《黃帝內經》最核心的思想之一,也是其精髓所在。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2四氣調神大論①春夏秋冬

在《黃帝內經.素問第一篇上古天真論》中,我們分了三個部分,百歲不衰、女七男八、真至圣賢,解讀了人們對長壽、男女生育節律和懂得養生之道的人為何長壽的各種疑問。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解讀素問的第二篇“四季調神大論”,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解讀在春夏秋冬四季時,人們應該如何養生,這充分說明了黃帝內經的核心思想,即天人合一的理論。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1上古天真論③真至圣賢

上回書,我們解讀了內經素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中的“女七男八”的人體生長節律,提出了兩個基本概念,第一,現代社會,由于我們的生活環境與上古時代變化很大,由于工業化導致的空氣污染,以及食物中,有了大量的科技與狠活,所以“性早熟”與提前衰老一并出現;第二,由于...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1上古天真論篇第一②女七男八

在上一集中,我們開篇介紹了《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中的最精髓之處,就是岐伯告訴黃帝,上古之人長壽之秘訣,就是人隨天動,天人合一。而在本集中,岐伯闡述了又一精髓,就是女七男八。即女人的生理周期,每七年發生一次重大的變化,而男人則是每八年發生一次。掌握好男女的生命節律,對于我們每一位養生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人類除了關心自身的長壽,還關心繁衍的問題,這同樣是上古天真論中,闡述的最核心的問題,下面開始我們的解讀。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01上古天真論篇第一①百歲不衰

在上一篇“前言”中,我們重點解讀了要學習《黃帝內經》的四大理由,總結歸納如下:第一,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所以想了解中醫、學習中醫、從事中醫者,此收為必讀;第二,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篇,各81章,前者為偏重哲學的宏觀層面,后者偏重治病的微觀層面;第三,中醫的精髓只要掌握好兩點就夠了,一個是陰陽,一個是經絡;第四,道法術器,是中醫的四個層次,只有在走在了正道上,法術器才有可能發揮治病的作用,反之就是南轅北轍。今天,我們將開始內經素問篇的正式解讀,第一篇,上古天真論的第一部分,百歲不衰。
書評徐說黃帝內經00前言.為何要學內經

從2015年10月開始寫作《穴位的故事》這個專題,以平均一周一篇的速度,歷時近9年,共完成了14經脈的361穴和82經外奇穴的解讀,這是迄今互聯網上對穴位較為系統和全面的解讀。
書評穴位的故事奇穴82失眠:失眠

上回書,我們解讀了經外奇穴的第81穴女膝,它對緩解因經絡不通引起的足跟痛有幫助。今天我們繼續解讀第82穴失眠,也是經外奇穴的最后一穴,也是我們從2015年開始《穴位的故事》專題寫作以來的最后一穴,它對因腎虛引起的失眠有作用,咱們還是先說文解字~~!
書評穴位的故事奇穴81女膝:足跟痛

上回書,我們解讀了經外奇穴的第80穴里內庭,它是一個治療因吃撐了引起消化不良的穴位。今天,我們繼續解讀第81穴女膝,它對緩解因經絡不通引起的足跟痛有幫助,咱們還是先說文解字~~!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