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帕金森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這四種手抖帕金森表示要甩鍋
(來源:北青報)手抖就像帕金森病的標簽一樣,人們一說起這個疾病特征,首先想到的就是手抖。的確,大約70%至75%的患者以震顫起病,且手抖是其最常見的首發癥狀。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手抖都和帕金森病有關呢?今天,醫生就來給帕金森病“洗白”一下——有四種其他疾病也可以導致手抖。
事件絕經越晚 帕金森病風險越低
(來源:生命時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和德國呂貝克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通過孟德爾隨機化評估了絕經和初潮年齡與帕金森病風險的相關性。研究人員使用來自英國生物銀行(共1737位女性和2430位男性)的外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匯總數據進行了反向變異加權MR分析,然后使用來自帕金森聯盟(19773位女性)的數據重復了對更年期年齡的研究結果,最后對所有匯總數據進行薈萃分析。
事件情緒不穩定愛得帕金森
(來源:生命時報)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患者多為老年人,不過該疾病的發生風險同特定人格特征相關聯。根據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具有神經質人格的人罹患帕金森病的風險會升高。所謂神經質人格的一大重要特征是情緒不穩定,通俗講,情緒不穩定的人易得帕金森病。
事件散步延緩帕金森加重
(來源:生命時報)近期,日本京都大學發表在頂級期刊《神經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帕金森病早期的病人,每周只需進行一兩個小時的適量運動,如簡單的散步或園藝勞動等,就會對今后的平衡、步態、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認知水平等各方面,提供很大的幫助。研究作者說:“雖然藥物能夠緩解帕金森病的癥狀,但并不能延緩疾病的進展。長遠來看,定期的適度運動可以改善疾病的進程,與長期服藥相比,運動的成本很低,同時副作用也很小。”
事件浙大電子鼻可聞出帕金森
(來源:生命時報)幾年前,一位女子登上頭條,因為科學家發現她能在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人身上“聞”出帕金森。自此,研究人員開始嘗試研發通過聞皮膚表面臭味化合物來診斷帕金森的設備。如今,浙江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上的研究表明,一款便攜又帶有嗅覺的人工智能系統,或稱“電子鼻”,也許將來能用于醫療診斷。
事件回想三件事早識帕金森
(來源:生命時報)在世界范圍內,帕金森病都是發病率增長最快的神經系統疾病,我國帕金森病的發病更是呈指數級升高。作為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的診治要求早發現、早治療,但由于發病隱匿、起始癥狀不典型,所以必須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才能早期識別帕金森病。建議大家,尤其是高危人群不妨常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
事件吃好動好帕金森死亡風險降49%
(來源:生命時報)帕金森病是世界第二大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以往研究已證實,該病與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相關,但這些因素對患者長期生存的影響有多大仍然未知。而近日,在《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開放版上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飲食質量和身體活動水平與帕金森病患者后續的全因死亡風險相關。
事件總沖動購物或因帕金森
(來源:生命時報)張女士患帕金森病快十年了。最近,她的女兒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老人開始迷上逛街,還學會了網購,家里已經堆滿了快遞包裹,有的都沒打開,可張女士還在不停地買,哪怕全家人一起勸阻也沒用,好像不買東西,她就特別難受似的。
事件世界帕金森日:正確認識帕金森病
(來源:人民網)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提起帕金森病,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手抖”。經常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如何預防帕金森病?在本期《1分鐘養生課》上,重慶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鄭永玲為廣大網友講解相關知識。
事件總感覺身后有人 小心帕金森
(來源:生命時報)你是否老感覺到有人在你身后,這種感覺如此強烈,迫使你轉過身來,卻看到沒人在那里。這種現象稱為“在場幻覺”。帕金森病患者中,在場幻覺特別常見,它可能在病程早期出現,但這種幻覺往往被患者和臨床醫生所忽視。
事件自體細胞移植治帕金森
(來源:生命時報)7月18日,首例使用iNSC-DAP(誘導神經干細胞來源的多巴胺能神經前體細胞)自體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的神經外科手術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成功完成。這一手術的成功實施,是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手段的重大突破,也是干細胞在神經系統疾病治療領域的又一重要進展。
事件帕金森病始于腸道
(來源:生命時報)已有不少研究認為,早在帕金森病出現首個神經系統癥狀的數年前,腸道內已處于“腥風血雨”狀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帕金森病早期,免疫系統會先攻擊胃腸道神經元,之后才逐漸蔓延至大腦,破壞大腦神經元。研究結果發表在《神經》雜志上。
事件多曬太陽 帕金森睡得香
(來源:生命時報)帕金森病容易導致晝夜節律紊亂和睡眠困難等嚴重睡眠障礙,惡性循環下,患者的健康會每況愈下。近期,《睡眠》刊登的日本一項新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患者多曬太陽,將有助改善睡眠質量。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