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腸息肉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男子肚子里長了100多個結腸息肉
(來源:成都商報)冬季干燥,年終酒會頻繁,腹部悶脹不適,甚至痔瘡發作都是尋常事,更有嚴重的病患,甚至涉及結腸息肉、腸腫瘤……由于痔瘡癥狀與腫瘤病變有相似之處,部分有“痔”之士也聞癌色變,心有隱憂。 ? 以為“有痔”結果肚里長“珍珠” ? 43歲的周先生腹部長期悶脹...
事件23歲女孩腸內瘋長息肉 每3月切一次
(來源:揚子晚報)小李今年剛23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但她卻每三個月就要到醫院報到一次,進行腸息肉的切除,原來由于遺傳原因導致她的腸息肉瘋長。專家提醒,如果不及時將腸息肉清除,息肉長多了以后發生癌變的可能性極高。
事件22歲姑娘腸道內長1000多顆息肉
(來源:中新網)中新網寧波12月1日電(記者李佳赟)22歲本該享受人生中美好的時光,但躺在浙江大學明州醫院病床上的小倩,卻因“家族性多發性結腸息肉”終日面容憔悴。在小倩虛弱的腸道內,遍布著1000多顆息肉,猶如“定時炸彈”威脅著生命。
事件腸息肉不都會癌變
(來源:生命時報)隨著民眾體檢意識的提高,不少人都會去做腸鏡檢查,一旦查出腸息肉,患者大都很擔心,覺得和腫瘤掛上了鉤。事實上,查出腸息肉并沒有大家想得那么可怕,只要積極應對,不會發生癌變。在這里,給大家詳細講講幾種常見的腸息肉。
事件結直腸息肉一經發現應立即切除
(來源:羊城晚報)結直腸息肉一經發現,應立即手術切除。專家解釋,因為腸鏡下很難判斷息肉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而且息肉可能會發生癌變。而且,結直腸息肉的手術,可以跟醫生預約日間手術,當天手術完就能回家,這將大大節省費用,而且在家休養,對促進康復大有幫助。
事件胃腸息肉,早切早心安
(來源:生命時報)編者的話:民以食為天,有個健康的腸胃會讓人品嘗各色美食。任何隱患都會讓人食不下咽,胃腸道息肉便是其中之一。不少人一聽說得了胃腸息肉就很恐懼,吃不香也睡不好,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薇,為大家普及胃腸道息肉的相關知識。
事件腸道怎樣才不長息肉
(來源:生命時報)林教授年年體檢,除了血脂略高,各項指標都正常。今年他50歲了,醫生建議加做腸鏡檢查。結果一查,發現腸道內有多發性息肉,最大的直徑約4毫米。這一結果讓林教授有點恐慌:“我沒有任何不良嗜好,腸道也沒啥不適,為何一下子長出這么多息肉?聽說腸道息肉會癌變,我很擔心。”
事件吃條隔夜魚腹瀉20余天 原是腸息肉
(來源:揚子晚報)李爺爺燒了一條魚,沒有吃完放冰箱里第二天再吃,誰知吃完后李爺爺反反復復拉肚子二十余天!李爺爺堅信是吃了隔夜魚鬧肚子了,可是最終到醫院檢查后才發現原來是腸道內有息肉,鏡下切除息肉后拉肚子才徹底緩解。
事件結腸息肉不容忽視!
(來源:羊城晚報)8月底,先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潰瘍性大腸炎提出辭職,后又傳出電影《黑豹》男主查德維克·博斯曼罹患結腸癌去世……到底這些腸道疾病為何這么利害?本期腸道專家來解讀——
事件腸道為什么會長息肉?
(來源:生命時報)大腸息肉,又稱結直腸息肉,是常見的腸道良性病變。如果不及時處理,日積月累,有演變成結直腸癌的可能。可以說,對于結直腸息肉的治療,一定程度上就是對于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治療。不少患者得結直腸癌前,腸道中就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的息肉,如果能早期認識腸道息肉,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就能有效預防結直腸癌發生。本期通過幾個問題正確認識腸息肉。
事件腸息肉離癌約5~10年
(來源:生命時報)日常生活中,身體發出的一些微小信號容易被忽視,而這可能是某些健康問題的早期提示。比如,很多人認為腸息肉不過是腸道里長了“小疙瘩”。別看它小,卻是個“潛力股”,如不加以重視,可能會悄然發展,甚至演變為“大麻煩”。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