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息肉,早切早心安

受訪專家:北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王 薇
胃腸息肉不一定都惡變
“大部分長在胃底和胃體的息肉都是胃底腺息肉,它們中的絕大部分都不會發生惡變?!蓖蹀苯榻B。很多人覺得胃腸息肉是吃出來的,其實息肉的形成與吃的關系并不明確,但是與基因有確切的關系。然而這并不代表家人患有息肉自己就一定會遺傳,只有當息肉發生癌變才說明其可能存在遺傳傾向。
不管是胃還是腸道,根據組織學可將息肉分為炎性、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幾大類。其中炎性或增生性息肉比較常見,如胃底腺息肉,生長較緩慢、癌變可能較小。腺瘤性息肉根據顯微鏡下的形態不同分為管狀腺瘤、絨毛性腺瘤、絨毛管狀腺瘤,發生癌變可能性大。其中以絨毛狀腺瘤癌變率最高,如果在腸道中的息肉絨毛成分越多,其發生惡變的幾率會越高。
除了從組織成分上的劃分外,息肉還可以分為低級別和高級別瘤變,后者一般算早癌或癌前病變。因腺瘤無法用普通白光內鏡區分良惡性,有惡變可能要及時內鏡下切除。
息肉不會越切越長
檢查發現了息肉后,總會令人糾結不已:切了吧,又擔心息肉反復長,總是受罪得不償失;不切吧,又天天懸著心怕癌變。雖然有些息肉幾年都不會長,但是因為肉眼無法判斷良惡性,所以現在臨床醫生普遍建議在發現息肉后還是盡早切除為好。此外,有些體積較大的息肉(如3~4厘米以上)有惡變可能、或者有些息肉即使是良性的,但是隨著體積的增大,會有可能出現根部出血、穿孔等并發癥,故而也該切除。臨床上一般較小的息肉會在胃鏡發現其存在的同時,利用活檢鉗將其鈍性鉗除或用電流、微波等將其灼除。若息肉較大,或者其蒂部有較粗大的滋養血管,還可選擇內鏡下黏膜切除、圈套器高頻電切術等方法。
“有些人擔心胃腸息肉會像割韭菜一樣割一茬長一茬,實際上并非如此。”王薇說。息肉會有規律地生長,并不代表切得快長得就快。
高危人群有三個特點
只有盡早發現,才能盡早治療。王薇介紹,值得警惕的人群主要有三個特點:1.有家族史;2.年齡超過45歲;3.有報警癥狀。消化道分為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空腸、回腸)、結腸等部分。一般胃鏡檢查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腸上段;結腸鏡是只包括結腸和直腸,中間七八米的小腸很少發生惡變,因此很少對其進行篩查。
如果父母等直系親屬患有結腸癌,且年齡超過45歲者就要通過胃腸鏡檢查進行初篩。息肉不一定會傳給下一代,但是其可能發生惡變,大部分發生惡變的腸道息肉都是由腺瘤而來,因此如果家里有直系親屬有結腸癌等家族史,就要定期檢查,醫生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之后的復查及隨診事宜。
一般情況下,對于沒有家族史、年齡在40~45歲之間、結腸鏡檢查未見異常的健康人,只要無報警癥狀,基本無須再次復查。消化道息肉在早期多數沒有特征性表現或癥狀,晚期可能出現消化不良、便血、排便習慣改變等癥狀。雖然有時長息肉會導致頻繁腹瀉,但并非腹瀉就是息肉引起的,一般只有特定部位的多發性息肉才會出現腹瀉。患者出現便血、消瘦及排便習慣與大便形狀的改變,只是報警癥狀,而并非一定被息肉“找上了門”。
息肉切后注意事項
即使切了息肉,患者仍有不少疑惑。
術后出血怎么辦?除了能在門診鉗除的小息肉,如果長了8毫米以上或數量較多的息肉, 患者術后住院觀察,以防出現延遲出血、穿孔等問題。由于息肉中都是有血管供應的,當用鉗除或者電燒的方式去掉息肉時,血管會立即應激性收縮,但是之后可能會再次松開,也就是說術后的3天左右可能會發生延遲出血。結腸息肉出血多表現為糞便為鮮血,由于上消化道出血會與胃酸反應,會表現為黑便的情況。除了延遲出血外,患者還可能會出現脫痂出血。這是由于去掉息肉的部位會形成一個潰瘍面,其間留有血管斷端,可能導致出血。年輕人術后5~7天,中老年人術后7~10天甚至出院后,也可能還會出現少量多次的出血。這種情況雖然發生的幾率很低,但是一旦發生,患者就需要到醫院復查,如果出血嚴重,患者可能需要做腸鏡止血甚至是手術止血。
腹痛是術后并發癥嗎?有些患者還會感覺腹痛,擔心是息肉切除后的并發癥。對此王薇介紹,腹痛一般與息肉以及切除息肉均沒有關系,多是和其他系統疾病有關?;颊咧灰谙⑷馇谐笞襻t囑飲食、活動,就可以得到較好的恢復:1.小息肉切除當日進軟食、大息肉切除后需要禁食2~3天后方可吃流食如米湯、面湯、蔬菜湯、牛奶等,之后可進食半流食,從而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在此期間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2.大息肉切除后的患者一般要臥床休息2~3天,盡可能不劇烈運動和突然用力。
定期復查有必要嗎?答案是肯定的。有些患者之所以會反復發生,主要與胃腸道慢性刺激(如便秘等)、飲食習慣、生長環境及遺傳因素等多方面問題相關。臨床醫生會根據切除息肉的部位、性質、大小來提醒患者定期復查胃腸鏡。這樣會盡量使息肉較小的時候被發現,在門診即可切除,創傷小且惡變機會少。(記者 王 璐)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