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比乳癌還難纏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7-11-6 00:01
【byb.cn 】(來源:人民網)乳腺癌是女性高發惡性腫瘤,與飲食結構、遺傳傾向以及生育年齡等多重因素都直接相關。但相比于乳腺癌來說,有一種乳腺炎癥,知曉率低、誤診率高且更容易侵犯年輕女性,近年來發病率逐年提升,應當格外引起重視。
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醫師黃漢源教授介紹,乳腺癌一般早期無明顯癥狀,最常見于乳房外上方及中心部位,偶爾發現乳房硬塊,痛感很少,患者往往喪失警惕,誤以為是炎癥或者經前的乳房變化而延誤診治。到晚期很多女性患者不得不切乳保命。然而,還有一種被稱“不死的癌癥”的乳腺疾病,與癌一樣毀乳,它叫“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醫學簡稱“肉芽腫”。
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簡稱“肉芽腫”或GLM,是目前還沒有被普遍認知的一種乳腺自身免疫性炎癥,發病突然,常在一夜之間出現巨大腫塊,可伴有劇痛,繼之紅腫、破潰。大約1/3的病人伴發下肢結節紅斑或關節痛,1/10的病人對側乳腺同時或先后發病,因此苦不堪言?;颊叨嗍悄贻p的媽媽,小孩多數只有2~3歲,患者及家庭都因此頗受重創。
全國中醫乳腺病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杜玉堂教授介紹,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這是近幾年發病率逐年增加的比較嚴重的乳腺炎癥,它與一般哺乳期的乳腺炎比要重的多。
“它臨床的特征非常明確,總結‘三個三’,患者的年齡就是三十多歲,小孩兩三歲,病程兩三個月。此外,腿上有紅斑表現。”杜玉堂教授表示,肉芽腫小葉性乳腺炎往往發病突然,乳房會出現紅腫破,甚至外形嚴重損毀,很難治愈。它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不亞于乳腺癌。由于臨床表現、影像學表現均缺乏特異性,且病因、病機尚不明確,在臨床上“肉芽腫”很容易被誤診為乳腺增生癥,乳腺結核或乳腺癌,甚至令有些醫生束手無策。 “肉芽腫”至今尚未形成規范的治療方案,手術治療是目前復發率最低的手段。(敖雪)

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醫師黃漢源教授出診
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醫師黃漢源教授介紹,乳腺癌一般早期無明顯癥狀,最常見于乳房外上方及中心部位,偶爾發現乳房硬塊,痛感很少,患者往往喪失警惕,誤以為是炎癥或者經前的乳房變化而延誤診治。到晚期很多女性患者不得不切乳保命。然而,還有一種被稱“不死的癌癥”的乳腺疾病,與癌一樣毀乳,它叫“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醫學簡稱“肉芽腫”。
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簡稱“肉芽腫”或GLM,是目前還沒有被普遍認知的一種乳腺自身免疫性炎癥,發病突然,常在一夜之間出現巨大腫塊,可伴有劇痛,繼之紅腫、破潰。大約1/3的病人伴發下肢結節紅斑或關節痛,1/10的病人對側乳腺同時或先后發病,因此苦不堪言?;颊叨嗍悄贻p的媽媽,小孩多數只有2~3歲,患者及家庭都因此頗受重創。
全國中醫乳腺病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杜玉堂教授介紹,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這是近幾年發病率逐年增加的比較嚴重的乳腺炎癥,它與一般哺乳期的乳腺炎比要重的多。
“它臨床的特征非常明確,總結‘三個三’,患者的年齡就是三十多歲,小孩兩三歲,病程兩三個月。此外,腿上有紅斑表現。”杜玉堂教授表示,肉芽腫小葉性乳腺炎往往發病突然,乳房會出現紅腫破,甚至外形嚴重損毀,很難治愈。它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不亞于乳腺癌。由于臨床表現、影像學表現均缺乏特異性,且病因、病機尚不明確,在臨床上“肉芽腫”很容易被誤診為乳腺增生癥,乳腺結核或乳腺癌,甚至令有些醫生束手無策。 “肉芽腫”至今尚未形成規范的治療方案,手術治療是目前復發率最低的手段。(敖雪)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
- [事件]身體需補陽光三件套04-06
- [事件]胰島素抵抗有六大表現04-06
- [事件]癲癇急救 一呼二放三不要04-05
- [事件]茄子怎么做更健康04-05
- [事件]吃動睡有個科學比例04-05
- [事件]心臟血栓會跑進大腦04-04
- [事件]過敏也會讓人掉頭發04-04
最新文章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
- [事件]身體需補陽光三件套04-06
- [事件]胰島素抵抗有六大表現04-06
- [事件]癲癇急救 一呼二放三不要04-05
- [事件]茄子怎么做更健康04-05
- [事件]吃動睡有個科學比例04-05
- [事件]心臟血栓會跑進大腦04-04
- [事件]過敏也會讓人掉頭發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