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由進到出要過七沖門

廣東省佛山復星禪誠醫院主任中醫師 鄔素珍 □中醫師 禤影妍
《生命時報》 2023-08-29 第1732期 第8版最近,一首名為《羅剎海市》的歌火遍全網。其中一句歌詞“過七沖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包含了許多中醫名詞術語。尤其是“七沖”,分別代表人體消化系統中7個有重要功能和形態的部位。

“七沖門”這一古老的醫學概念,最早見于戰國時期扁鵲所著的《難經·四十四難》一書:“七沖門何在?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沖”就是“要沖”的意思,指重要的關口。食物入口之后,“七沖門”依次、有序地起到協調食物的傳導下行、防止內容物反流、消化和營養全身等作用。若任何一門發生病變,都會影響到飲食的受納、消化、吸收和排泄。
①飛門——唇
“飛”字與“扉”相通,即門扇,兩片嘴唇一開一合猶如門扇,故稱唇為飛門。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能力好不好,觀察“飛門”可略知一二。中醫認為,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脾氣是否健運與口唇色澤密切相關。口唇色淡白,說明脾失健運,以致氣血虧虛不能濡養口唇,需通過中醫相應手段調理脾胃,使其恢復正常功能。
②戶門——齒
戶即門戶,食物送入口后,必經過牙齒咀嚼,食物被切割、研磨后才能下咽。牙齒好壞與攝取食物的多樣性以及飲食營養有極大關系。腎為先天之本,齒為腎之余,腎氣盛衰可反映在牙齒上,擁有一口堅硬穩固的牙齒是長壽的特征。平時應避免吃過于堅硬生冷及過酸的食物,飯后刷牙,早晚叩齒。
③吸門——會厭
食物下咽后進入會厭,該處與舌根相連,是食管和氣管的相會處,也是氣體出入體內外的門戶,故稱“吸門”。吸門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誤吸入氣管,中醫認為,肺朝百脈,主呼吸之氣,肺氣以降為順,肝主疏泄,肺、肝二臟的功能都會影響吸門的啟閉,若肺氣上逆或肝陽上亢,進食時可發生嗆咳或使食物誤入氣道。故吃飯喝水時不宜多說話,少動怒。
④賁門——胃上口
賁門是胃之上口,上接食道,食物由此奔流而下,容納于胃。胃居人體中部位置,上連食道,下通小腸,既為“水谷之海”,也是氣機升降的樞紐,以通降為順。當感受外邪、飲食不節、情志所傷、大病久病,或者脾胃虛弱導致胃失和降時,不但胃氣上逆可致嘔吐、腹脹、不思飲食,還會影響全身氣機升降,引發多種不適癥狀。 日常要注意,勿受寒濕之邪,不暴飲暴食,調暢情志,使脾胃處于健運狀態。
⑤幽門——胃下口
“太倉下口為幽門”,“太倉”是胃的別稱。食物經過胃的受納和腐熟后進行初步消化,將水谷變成食糜,由脾運化而營養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則經幽門而出進入小腸。脾胃是人體后天之本,中醫非常重視“胃氣”的作用,認為“有胃氣生,無胃氣死”,人體氣血的化生皆依賴脾胃的運化功能。養胃,要少吃生冷之物和肥甘厚味,飲食有節,不濫用藥物。
⑥闌門——大小腸之會
“闌”,“遮闌也”,大腸小腸之會,分別清濁,食物的精微物質在此處得到阻攔,殘渣則繼續下傳。食糜進入小腸后,會將經過初步消化的食物進一步消化,然后發揮其分清別濁的功能,吸收水谷精微經脾轉輸并布散全身,而糟粕則經闌門依次下傳到大腸。日常飲食別過飽,以免食糜滯留此處,導致濕熱內蘊,誘發腸癰。飯后可按摩闌門穴(肚臍正上方1.5寸處)促進胃腸道蠕動。
⑦魄門——肛門
指水谷糟粕經大腸吸收部分后,抵達胃腸道的終極處,即肛門,變成糞便排出體外。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肺藏魄,故大腸末端叫“魄門”。《黃帝內經》云:“魄門亦為五臟使”,中醫四診辨證時,常常要了解患者大便次數、形狀和顏色,說明大便既能反映胃腸道功能,也可察見五臟健康狀況。平時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多做提肛訓練。
- [事件]陽痿愛找懶散的人04-26
- [事件]分離焦慮如何應對04-26
- [事件]孝順是需求的精準對接04-26
- [事件]高齡嗜睡癡呆風險增一倍04-25
- [事件]PCSK9-EE真能一勞永...04-25
- [事件]腎不好 還能吃豆制品嗎04-25
- [事件]種植牙能用上40年04-24
- [事件]接觸大自然可止痛04-24
- [事件]陽痿愛找懶散的人04-26
- [事件]分離焦慮如何應對04-26
- [事件]孝順是需求的精準對接04-26
- [事件]高齡嗜睡癡呆風險增一倍04-25
- [事件]PCSK9-EE真能一勞永...04-25
- [事件]腎不好 還能吃豆制品嗎04-25
- [事件]種植牙能用上40年04-24
- [事件]接觸大自然可止痛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