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婦檢看“婚否”過時了

婦檢看“婚否”過時了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10-7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專家表示,婚前性行為已很普遍,不及時婦檢延誤疾病診療;與其詢問婚姻情況,不如問“有無性生活”


  受訪專家:

  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 朱國宴

  本報實習記者 鐘財芬

  《生命時報》 2023-09-12 第1736期 第2版


  “結婚了嗎”“沒有”“那你不用檢查了”,這一模式的對話在婦科體檢中并不少見。有位北京讀者向《生命時報》反映,她在做年度體檢時,被醫生詢問已婚還是未婚,回答未婚后,醫生便沒給她開婦科檢查。她提出疑問后,醫生只回復:“沒結婚一般不用檢查這些婦科項目。”記者從多地了解發現,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

  “已婚”成婦檢門檻

  蘭州張女士告訴《生命時報》記者,2022年和2023年她分別在當地的兩家體檢機構體檢,都因“未婚”被自動免除婦科檢查。她主動提出想要檢查,被對方以“未婚不用做婦科檢查”為由勸退,其中一家機構還說:“萬一到時檢查出了問題,我們也沒法兒交代”。這讓張女士十分不解,后來在網上搜索后才了解到,婦科體檢中有一項陰道檢查,不建議沒有性生活的女性做,以免破壞處女膜。

  北京胡女士表示,她發現自己私處有不明小腫塊,想趁著體檢進行核查,體檢機構卻告知其“未婚沒必要”。她再次詢問是否可自愿參檢時,引導員卻隱晦地說了一句:“潔身自好的一般都沒啥事兒,不用太在意,實在有問題可以去醫院檢查,更全面。”

  很多職業女性同樣面臨這一困擾,作為未婚女員工,她們每年體檢均無法進行婦科的系列檢查,哪怕愿意額外自費仍被拒絕。廣州一家體檢機構對此的解釋為:若單位體檢已選好未婚或已婚套餐,且兩類套餐價格不一樣的情況下,涉及對公轉賬,哪怕個人愿意加錢,機構也沒法為其改為包含婦科體檢項目的“已婚套餐”。

  記者在詢問各地居民的經歷時還發現,“結婚與否”幾乎是所有體檢機構判斷是否進行婦科檢查的“紙面標準”,“已婚套餐”中就包含婦科體檢項目,“未婚套餐”則不包含。有體檢機構的提示牌、體檢單,甚至會直接注明“未婚女士禁止婦科檢查”“未婚勿查”等。一位體檢機構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醫生在提問“是否結婚”時,更多是想了解“是否有過性生活”,但對話很可能止于體檢者回答“未婚”,此時部分醫生就已做出“不必檢查”的決斷,如果再問下去,可能擔心冒犯體檢者。

  “有無性生活”是根本

  婦科體檢主要檢查女性的外陰、陰道、宮頸、子宮、卵巢和輸卵管等部位。必做項目一般包括婦科內檢、白帶檢測、宮頸癌篩查、超聲檢查和血液檢查等。其中婦科內檢主要對女性陰道、宮頸、宮體、附件等部位進行檢查,以肉眼檢查、雙合診或三合診方式檢測女性生殖器是否存在發育畸形、感染、病變等;白帶檢測一般可判斷女性陰道內有無霉菌滴蟲或線索細胞等病原菌感染,用于陰道炎診斷;宮頸癌篩查則是通過細胞學檢查,判斷是否患有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超聲檢查通過超聲影像學檢查有無子宮內膜疾病、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等;血液檢查女性體內激素6項、婦科腫瘤標志物。

  對于未婚女性能否進行婦科檢查,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朱國宴表示,在有過性生活的前提下,只要有需求,就應該為其開展檢查。“婦科檢查對女性來說非常重要,這與女性的生殖器官解剖結構有關,因為女性生殖器、盆腔、腹腔與外界相通,發生生殖器感染及盆腹腔炎癥的風險較高。此外,宮頸癌發病率不低,從防癌角度出發,也建議有條件盡可能保證婦科檢查頻次。”導致宮頸癌的人乳頭瘤病毒(HPV)一般與性接觸存在一定關系,未婚無性生活的情況下,女性患宮頸癌風險極低,但有性生活后風險和已婚女性相當。因此,朱國宴強調,相比“是否結婚”,“有無性生活”才應成為是否進行婦科體檢的界定標準。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中國青年網絡等發布的《2019-2020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在已發生插入式性行為的大學生中,首次性行為的平均年齡在18~19周歲,到大學本科畢業時,超一半學生(52.85%)已發生過插入式性行為。

  針對部分體檢機構拒絕為未婚女性進行婦科檢查,朱國宴分析,婦科體檢時,需將窺陰器放入陰道中檢查,操作過程中可能導致處女膜破裂,引發醫療糾紛。正常情況下,體檢機構會為有需要的未婚有性生活女性提供婦科檢查,但部分機構可能擔心體檢者隱瞞或沒說明白,在操作過程中不小心把對方處女膜弄破引來麻煩,就會將“已婚”作為婦科體檢門檻。

  規范檢查至關重要

  體檢機構和部分醫生不加解釋就簡單將未婚女性拒于婦科檢查門外,一定程度上會誤導女性,使其對婦科檢查產生“沒結婚就不用做”的錯誤認知,也會耽誤女性預防婦科疾病。朱國宴表示,婚姻狀況本就不在婦科檢查與否的考量范圍內,從信息收集到醫生問詢過程中,應把問法調整為“有無性生活”。如果先問是否結婚,在對方回答未婚時再追問有無性生活,確實可能在無形中給未婚女性帶來壓力或造成誤解。

  目前,盡管大眾健康意識相比以往有所提升,但部分女性對體檢仍未足夠重視,或對婦科檢查存在一定畏懼心理。根據武漢市第三醫院婦產科調研,社區育齡期女性中只有10.7%每半年會進行1次體檢,54.7%選擇忍受、不處理癥狀導致疾病惡化,并有28%的人認為沒必要體檢。

  合理、規范進行婦科檢查對保障女性健康至關重要。朱國宴表示,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應注重婦科體檢,檢查前24小時內需避免性生活,否則可能影響取樣結果;最好3天內不對陰道上藥,避免藥物影響標本;經期最好不進行婦科檢查。無性生活的女性原則上不做陰道檢查,可考慮做經腹子宮附件超聲檢查,以了解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婦科疾病。無論是否有性生活,若存在病情需要,應由醫生權衡是否進行婦科檢查,如需緊急處置,此時不應前往體檢中心,而是應到婦科門診就診處理,以免貽誤病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