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工作狀態好多和同事閑聊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10-20 00:01
【byb.cn 】(來源:北青報)節后復工,竟然覺得八天沒見的同事有些許陌生。尷尬問候后,不知不覺展開了熱聊,從假期里最好吃的菜,到吐槽在景點被擠到靈魂升天,最后再暢想一下85天后的元旦,陌生感一下消除了。
你以為我們只是在閑聊?不,我們是在想盡辦法提高團隊績效,為公司更好地發展添磚加瓦。
同事之間的默契
麻省理工學院(MIT)人類動力學的科學家早就發現,高績效團隊有種共性,就是成員之間似乎存在某種共鳴,這讓他們無須太多語言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在與高績效團隊接觸時,研究人員發現即使他們并不明白團隊成員具體的談話內容,也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默契,并且發現不僅談話的內容很重要,成員的交流方式也同樣重要。他們稱這種影響團隊成員之間默契的因素為“it要素”,為了弄明白“it要素”具體是哪些,研究人員做了一組試驗。
他們給研究對象戴上可穿戴設備,收集他們的聊天時長、肢體語言等信息,但并不會涉及具體的聊天內容。以銀行客戶服務中心為例,研究人員建議客戶服務中心的經理盡量把員工的休息時間調整到一起,這樣大家就能有更多的時間離開工位,和同事們閑聊。盡管經理對這樣的建議感到很困惑,但還是同意嘗試一下,結果讓他非常驚喜:之前表現不良的團隊中,員工的平均問題處理時長縮短了20%;中心整體的平均處理時間縮短了8%。后來經理調整了整個中心的工作時間,不僅大大提高了效率,員工們也非常滿意。
通過佩戴在員工身上的可穿戴設備,研究人員可以知道大家是怎么互動的:他們是不是面對面說話?使用肢體語言的頻率如何?語氣如何?每個人講話、傾聽和打斷(或被打斷)的頻率怎樣?儀器還能感知到他們情緒的強烈程度。
除了銀行工作人員,MIT的研究員還調查了創業團隊、醫院工作者、銷售人員等各行各業的職員。調查發現,無論哪種行業,高績效團隊的交流模式都是類似的。成員之間的默契程度很高,研究員甚至可以通過成員的交流方式預測哪個團隊的成果更好。研究人員總結了對于高績效團隊來說最重要的三個要素,也就是前面所說的“it要素”:能量(Energy)、參與度(Engagement)和探索性(Exploration)。
很難,也要盡量平衡
工作中的能量一直在變化。當領導宣布一些規則或者常規事務時,交流的能量一般會比較低,氣氛比較沉悶。而如果有人分享了自己的新發現,成員就會活躍起來,交流也變得頻繁。
第二個關鍵要素是參與度。如果團隊中每個人在交流中都有參與感,那么團隊表現就會更好。
第三個關鍵要素是探索性。這與成員在團隊外部的溝通有關。尤其對于需要創造力的團隊而言,成員與外部的溝通能讓他們發現更多新點子。
盡管參與度和探索性都很重要,但研究人員發現這兩個要素很難共存,因為它們都需要能量的支持,而每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
人們在團隊中消耗了大量精力(參與),與團隊外的人溝通的精力就難免會減少(探索)。
難點就在于要平衡好這兩點。研究人員發現,優秀團隊之所以優秀,參與度和探索性的貢獻至少有50%。通過參與度和探索性,研究人員可以區分創造力高或創造力低的團隊,準確率接近90%。
高質量溝通更重要
還有其他很多研究都發現,團隊溝通與團隊績效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就溝通內容來說,內容為任務導向型的溝通與績效相關性更強。但人際互動溝通也必不可少,因為它能讓員工更了解彼此的專業領域以及興趣領域在哪方面,可以增強熟悉度,當遇到具體問題時,大家能很快找到合適的人來解決。
另外,溝通的開放性也很重要,這代表著團隊成員交談時的舒適度。一些研究發現高質量的溝通比高頻率的溝通更有利于提高績效,在開放性較高的談話中,成員對信息的理解和利用程度更高,更容易實現高質量溝通。
(文章源自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
你以為我們只是在閑聊?不,我們是在想盡辦法提高團隊績效,為公司更好地發展添磚加瓦。
同事之間的默契
麻省理工學院(MIT)人類動力學的科學家早就發現,高績效團隊有種共性,就是成員之間似乎存在某種共鳴,這讓他們無須太多語言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在與高績效團隊接觸時,研究人員發現即使他們并不明白團隊成員具體的談話內容,也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默契,并且發現不僅談話的內容很重要,成員的交流方式也同樣重要。他們稱這種影響團隊成員之間默契的因素為“it要素”,為了弄明白“it要素”具體是哪些,研究人員做了一組試驗。
他們給研究對象戴上可穿戴設備,收集他們的聊天時長、肢體語言等信息,但并不會涉及具體的聊天內容。以銀行客戶服務中心為例,研究人員建議客戶服務中心的經理盡量把員工的休息時間調整到一起,這樣大家就能有更多的時間離開工位,和同事們閑聊。盡管經理對這樣的建議感到很困惑,但還是同意嘗試一下,結果讓他非常驚喜:之前表現不良的團隊中,員工的平均問題處理時長縮短了20%;中心整體的平均處理時間縮短了8%。后來經理調整了整個中心的工作時間,不僅大大提高了效率,員工們也非常滿意。
通過佩戴在員工身上的可穿戴設備,研究人員可以知道大家是怎么互動的:他們是不是面對面說話?使用肢體語言的頻率如何?語氣如何?每個人講話、傾聽和打斷(或被打斷)的頻率怎樣?儀器還能感知到他們情緒的強烈程度。
除了銀行工作人員,MIT的研究員還調查了創業團隊、醫院工作者、銷售人員等各行各業的職員。調查發現,無論哪種行業,高績效團隊的交流模式都是類似的。成員之間的默契程度很高,研究員甚至可以通過成員的交流方式預測哪個團隊的成果更好。研究人員總結了對于高績效團隊來說最重要的三個要素,也就是前面所說的“it要素”:能量(Energy)、參與度(Engagement)和探索性(Exploration)。
很難,也要盡量平衡
工作中的能量一直在變化。當領導宣布一些規則或者常規事務時,交流的能量一般會比較低,氣氛比較沉悶。而如果有人分享了自己的新發現,成員就會活躍起來,交流也變得頻繁。
第二個關鍵要素是參與度。如果團隊中每個人在交流中都有參與感,那么團隊表現就會更好。
第三個關鍵要素是探索性。這與成員在團隊外部的溝通有關。尤其對于需要創造力的團隊而言,成員與外部的溝通能讓他們發現更多新點子。
盡管參與度和探索性都很重要,但研究人員發現這兩個要素很難共存,因為它們都需要能量的支持,而每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
人們在團隊中消耗了大量精力(參與),與團隊外的人溝通的精力就難免會減少(探索)。
難點就在于要平衡好這兩點。研究人員發現,優秀團隊之所以優秀,參與度和探索性的貢獻至少有50%。通過參與度和探索性,研究人員可以區分創造力高或創造力低的團隊,準確率接近90%。
高質量溝通更重要
還有其他很多研究都發現,團隊溝通與團隊績效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就溝通內容來說,內容為任務導向型的溝通與績效相關性更強。但人際互動溝通也必不可少,因為它能讓員工更了解彼此的專業領域以及興趣領域在哪方面,可以增強熟悉度,當遇到具體問題時,大家能很快找到合適的人來解決。
另外,溝通的開放性也很重要,這代表著團隊成員交談時的舒適度。一些研究發現高質量的溝通比高頻率的溝通更有利于提高績效,在開放性較高的談話中,成員對信息的理解和利用程度更高,更容易實現高質量溝通。
(文章源自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陽痿愛找懶散的人04-26
- [事件]分離焦慮如何應對04-26
- [事件]孝順是需求的精準對接04-26
- [事件]高齡嗜睡癡呆風險增一倍04-25
- [事件]PCSK9-EE真能一勞永...04-25
- [事件]腎不好 還能吃豆制品嗎04-25
- [事件]種植牙能用上40年04-24
- [事件]接觸大自然可止痛04-24
最新文章
- [事件]陽痿愛找懶散的人04-26
- [事件]分離焦慮如何應對04-26
- [事件]孝順是需求的精準對接04-26
- [事件]高齡嗜睡癡呆風險增一倍04-25
- [事件]PCSK9-EE真能一勞永...04-25
- [事件]腎不好 還能吃豆制品嗎04-25
- [事件]種植牙能用上40年04-24
- [事件]接觸大自然可止痛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