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日本癌友十年生存率過半

日本癌友十年生存率過半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11-1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篩查早且廣 多學科協作 研發受重視 日本癌友十年生存率過半


  受訪專家:

  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癌癥對策研究負責人、教授 若尾文彥

  本報記者 高 陽

  《生命時報》 2023-09-26 第1740期 第19版


  日本的癌癥治療水平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據日媒近期報道,國立癌癥研究中心公布了日本最新的癌癥患者10年生存率,高達53.3%。從各個癌癥種類來看,生存率最高的是甲狀腺濾泡型乳頭狀癌,為91%;其次是前列腺癌,為84.3%;女性乳腺癌、子宮癌、肝癌、肝內膽管癌、小細胞肺癌分別為83.1%、79.3%、20.4%、12.0%、5.8%;胰腺癌10年生存率最低,為5.4%。

  日本是癌癥高發國家,1981年起,癌癥已成為日本第一大死因。為此,日本在1984年頒布了“癌癥10年綜合戰略”,并于1994年和2004年分別頒布“克服癌癥新10年戰略”與“第三次針對癌癥10年綜合戰略”。2006年制定了《癌癥對策基本法》,旨在推進癌癥預防與早期篩查、推動癌癥醫療資源均衡化、提高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等。2015年成立了日本醫療研究開發機構,2018年制定了“第三期癌癥對策推進基本計劃”。日本癌癥醫療振興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75歲以下人群的癌癥死亡率。

  目前,我國癌癥患者5年生存率已達40.5%,但與日本相比仍有差距。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癌癥對策研究負責人若尾文彥教授表示,日本癌癥患者生存率之所以比中國高,在于兩國的癌癥譜不一樣。在中國,肺癌、食道癌發病率較高,可能是受高吸煙率的影響;在日本,前列腺癌、腸癌、胃癌等更加高發。針對這一特點,日本對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進行了廣泛篩查,甚至有過度診斷的傾向。除了癌癥早期篩查以外,較高的醫療水平、體檢精密化、社會民眾普遍關注等原因,都為不斷提高生存率做出貢獻,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診療實力強

  在診斷治療方面,日本政府在全國指定了456家“癌癥診療聯合據點醫院”,以達到醫療的均衡化。這些醫院都具有癌癥專業醫療資質,除了專科醫生,還配備放射線診斷醫生、病理醫生等。治療前,會由不同專業的醫師、護士、藥劑師、醫療社工等組成多學科團隊,開展聯合會診,為患者制訂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外科方面,內視鏡、腹腔鏡下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等治療方式,也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得到廣泛應用。


  ②癌癥篩查早

  對于胃癌、肺癌、乳腺癌、腸癌、宮頸癌等,日本地方公共團體開展了市民體檢和癌癥篩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③醫院重研發

  日本在癌癥藥物研發方面也很先進。上述據點醫院會組織專業的藥物治療專家進行癌癥聯合會診,提供包括支持療法在內的用藥方案,并以據點醫院為中心,多家醫院共同參與臨床試驗。為提升患者生存率,針對高難度的手術療法、放射療法及藥物療法,各醫療機構明確分工,聯合應對。在癌癥基因研發治療方面,“癌癥基因組醫療核心據點醫院”也會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醫護人員會收集科學數據,推進癌癥基因技術研發工作。


  此外,日本還致力于提高精密體檢的篩查率,推進精度管理。同時,個性化的康復護理也有助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近日,日本政府敲定“第四期癌癥對策推進基本計劃”,計劃將癌癥篩查的就診率提高至60%。為方便民眾接受癌癥篩查,將繼續積極推進癌癥篩查納入醫保,并對醫保機構給予財政支持。除了擴大癌癥篩查面,日本還針對40~74歲人群進行以代謝綜合征為重點的“特定健康體檢”。未來還會進一步改善就醫環境,方便女性、殘疾人、自由職業者等就醫。此外,從2022年開始,日本在學校全面開展“癌癥教育”,幫助孩子們了解癌癥知識,認識癌癥預防、篩查的重要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