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頭肉”為何不能吃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4-16 00:01
【byb.cn 】(來源:)“槽頭肉”為何不能吃 “栗子肉”“小腰子”也應避開
槽頭肉一般指豬頭與軀干連接部位的肉,由于上面淋巴結較多,也被稱為“淋巴肉”。淋巴結廣泛分布于哺乳動物全身,是動物體內過濾病原體的器官。正常的淋巴結呈灰白色,若出現充血、出血、腫脹、化膿、壞死等病變,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并且普通的烹飪溫度難以消滅其中的細菌和病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7236-2019)畜禽屠宰操作規程 生豬》,屠宰后必須按順序整修豬的腹部、放血刀口、下頜肉、暗傷、膿包、傷斑和可視病變淋巴結,摘除腎上腺和殘留甲狀腺。經過規范屠宰且檢疫合格的槽頭肉,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新聞中曝光的廠家,使用了未經整修的劣質槽頭肉,并將大量冷凍槽頭肉露天擺放,部分肉甚至沒有外包裝,直接暴露在室外,生產不規范,存在健康風險。
除了病變淋巴肉,動物身上的甲狀腺、腎上腺也不能食用,三者合稱“三腺肉”。甲狀腺又稱“栗子肉”,長在動物喉頭附近,左右各一小塊,呈淡褐色。誤食動物甲狀腺可能導致甲狀腺素攝入過量,引發中毒,出現頭暈頭痛、心慌氣短、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脫皮脫發等癥狀。腎上腺俗稱“小腰子”,位于兩側腎臟前方,左右各一個,呈褐色。誤食動物腎上腺可能導致人體腎上腺素濃度升高,引發中毒,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瀉、心悸手麻等癥狀。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如果誤食,甚至可能誘發中風、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癥。
大家買肉時,如果看到肥瘦沒有明顯界限、凹凸不平、有明顯顆粒感的大概率是淋巴肉,但最好不要上手去摸,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如果買回家的肉,長時間高溫燉煮也不軟爛,很難嚼動,也可能是淋巴肉,為保證安全,建議直接扔掉。
三腺肉如果被攪成肉餡,搭配調料、添加劑等,人們就很難從口感和外觀上分辨出來。前段時間,“三腺肉流向早餐店做餛飩”的新聞登上了熱搜。據報道,廣東惠州博羅縣肉類聯合加工廠員工,私自將本應該拿去無害化處理的“三腺肉”,偷賣給早餐店及黑煉油點。因此,建議大家外出就餐或購買速凍食品時,選擇有保障的品牌,盡量不買價格過低、非正規廠家的帶餡食物,如包子、丸子、水餃等,不為貪便宜而冒險。
湖北省黃石市中心醫院營養主任技師 胡曉嵐
《生命時報》 2024-03-26 第1787期 第12版
槽頭肉一般指豬頭與軀干連接部位的肉,由于上面淋巴結較多,也被稱為“淋巴肉”。淋巴結廣泛分布于哺乳動物全身,是動物體內過濾病原體的器官。正常的淋巴結呈灰白色,若出現充血、出血、腫脹、化膿、壞死等病變,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并且普通的烹飪溫度難以消滅其中的細菌和病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7236-2019)畜禽屠宰操作規程 生豬》,屠宰后必須按順序整修豬的腹部、放血刀口、下頜肉、暗傷、膿包、傷斑和可視病變淋巴結,摘除腎上腺和殘留甲狀腺。經過規范屠宰且檢疫合格的槽頭肉,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新聞中曝光的廠家,使用了未經整修的劣質槽頭肉,并將大量冷凍槽頭肉露天擺放,部分肉甚至沒有外包裝,直接暴露在室外,生產不規范,存在健康風險。
除了病變淋巴肉,動物身上的甲狀腺、腎上腺也不能食用,三者合稱“三腺肉”。甲狀腺又稱“栗子肉”,長在動物喉頭附近,左右各一小塊,呈淡褐色。誤食動物甲狀腺可能導致甲狀腺素攝入過量,引發中毒,出現頭暈頭痛、心慌氣短、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脫皮脫發等癥狀。腎上腺俗稱“小腰子”,位于兩側腎臟前方,左右各一個,呈褐色。誤食動物腎上腺可能導致人體腎上腺素濃度升高,引發中毒,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瀉、心悸手麻等癥狀。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如果誤食,甚至可能誘發中風、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癥。
大家買肉時,如果看到肥瘦沒有明顯界限、凹凸不平、有明顯顆粒感的大概率是淋巴肉,但最好不要上手去摸,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如果買回家的肉,長時間高溫燉煮也不軟爛,很難嚼動,也可能是淋巴肉,為保證安全,建議直接扔掉。
三腺肉如果被攪成肉餡,搭配調料、添加劑等,人們就很難從口感和外觀上分辨出來。前段時間,“三腺肉流向早餐店做餛飩”的新聞登上了熱搜。據報道,廣東惠州博羅縣肉類聯合加工廠員工,私自將本應該拿去無害化處理的“三腺肉”,偷賣給早餐店及黑煉油點。因此,建議大家外出就餐或購買速凍食品時,選擇有保障的品牌,盡量不買價格過低、非正規廠家的帶餡食物,如包子、丸子、水餃等,不為貪便宜而冒險。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最新文章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