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車庫成了危險區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4-18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設計不合理易剮蹭 維護跟不上事故多 立體車庫成了“危險區”
家住上海浦東的靳先生就是一位“受害者”,最近他在醫院立體停車庫倒車入庫時,“由于車庫光線太暗了,一個沒注意撞到后面的鐵柱子上,外后視鏡被撞得粉碎,車損高達四位數。”靳先生很憤懣:“以后看到這種停車庫還是繞道走吧!”家住北京通州的李先生所住小區于2016年建成了一座立體停車庫,據他介紹,此后每兩三年都會發生車輛掉落事故,立體停車庫成了“危險區”,沒人敢在周圍逗留。
記者近日采訪了一些北京、上海等地租用立體停車庫的車主,大多數人對立體停車庫印象不佳。車主張先生吐槽:“車位較窄,還有一個坡,倒車時要踩油門。如果開車技術不好,沒有專人指揮,很容易擠到輪胎。”記者走訪上海多家商場的地下立體停車庫后發現,立體車庫旁懸掛有“容車規格及入庫須知”的提示牌,但并非每層的車位都有提示牌,且牌上文字、圖片很小,很難看清。盡管每個車庫會安排一到兩名工作人員,可一旦遇到停車取車高峰,車主們難以及時找到操作人員,便會心急地亂按鍵,導致機器出現故障。北京潘家園附近的立體停車庫覆蓋率也較高,但多數車庫沒有限高提示,也沒有相應的操作指導,全靠司機自行判斷,很容易造成剮蹭。
近年來,立體停車庫事故頻發。浙江湖州一車輛墜入立體車庫10米深井車毀人亡;山東濟南車輛從2層砸下,致路人截肢;上海閔行一小區操作立體車庫失誤,導致車門被機械壓壞、嚴重變形……小到磕磕碰碰,大到車毀人亡,以便民為初衷的立體停車庫似乎成了懸在空中的“不定時炸彈”。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大城市首先開始立體停車庫建設,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國家車輛駕駛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范立觀察到:“不少立體停車庫都存在質量問題,缺乏有效的管理。”
設計不合理。記者采訪發現,幾乎所有車主都有過被立體停車庫碰擦的經歷。目前,大多數立體停車庫的限高為“車寬1.9米,車高1.55米,車長5.2米內”。范立指出,這種尺寸的立體車位增加了車輛被剮蹭的風險。一般來說,小型車的停車位寬度為2.3米,且每個停車位高度應在2.1米以上,很多車位設計狹小,不太合理。
維護不充分。范立透露,一般立體車庫會有20多項安全措施,但出于成本控制,某些廠商在建設之初會選擇低質低價的H型鋼材,這類材料強度不夠高,質量不穩定,導致安全事故頻發。更有一些立體車庫建成幾年后,生產廠家都找不到了,根本無法提供良好的維修檢修、系統更新等售后服務,為后續使用帶來安全隱患。
監管很缺位。一些小區的立體停車庫無人看管,支撐結構銹蝕嚴重,傳感器失靈,電線裸露,安全風險極大。范立表示,立體停車庫的維護問題,經常遭遇物業、開發商之間扯皮。一旦出現人員傷亡,往往維權困難。范立認為,物業作為立體車庫的管理者,并給業主提供有償服務,應負有保障設備安全運行與檢查的義務。如果物業能實現規范運營,提高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識,可最大程度減少立體停車庫的安全隱患。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定期檢查立體停車庫的設備運行狀況,確保所有機械部件、傳感器等都正常工作。
遵循車庫使用規范。每款立體車庫都有相應的使用規范,包括最大承載重量、停車位使用限制等,應安排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操作。
定期維護保養設備。立體車庫需要定期維護保養,包括清理垃圾、疏通排水系統、檢查電氣設備等。
重視防火安全措施。充分考慮火災等意外事故下的應對預案,建議在立體車庫內設置滅火設備,暢通備用車道,方便緊急疏散,同時考慮在安全前提下兼容電動汽車充電樁。
范立建議,車主在立體停車庫停車時,應當仔細閱讀停車標識,確保車輛大小符合停車標準;盡量將車輛倒入車庫內,不要直接開進去,車庫后端一般有輪胎擋桿,倒車入庫相對更安全,也便于安全駛出;按照標準停車,不要超出警戒線;車上可自備三角木,阻止車輛滑動;停好車后,拉手剎,收起后視鏡,以免發生意外。
受訪專家:國家車輛駕駛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范 立
本報記者 施 婕《生命時報》 2024-03-29 第1788期 第2版
家住上海浦東的靳先生就是一位“受害者”,最近他在醫院立體停車庫倒車入庫時,“由于車庫光線太暗了,一個沒注意撞到后面的鐵柱子上,外后視鏡被撞得粉碎,車損高達四位數。”靳先生很憤懣:“以后看到這種停車庫還是繞道走吧!”家住北京通州的李先生所住小區于2016年建成了一座立體停車庫,據他介紹,此后每兩三年都會發生車輛掉落事故,立體停車庫成了“危險區”,沒人敢在周圍逗留。
記者近日采訪了一些北京、上海等地租用立體停車庫的車主,大多數人對立體停車庫印象不佳。車主張先生吐槽:“車位較窄,還有一個坡,倒車時要踩油門。如果開車技術不好,沒有專人指揮,很容易擠到輪胎。”記者走訪上海多家商場的地下立體停車庫后發現,立體車庫旁懸掛有“容車規格及入庫須知”的提示牌,但并非每層的車位都有提示牌,且牌上文字、圖片很小,很難看清。盡管每個車庫會安排一到兩名工作人員,可一旦遇到停車取車高峰,車主們難以及時找到操作人員,便會心急地亂按鍵,導致機器出現故障。北京潘家園附近的立體停車庫覆蓋率也較高,但多數車庫沒有限高提示,也沒有相應的操作指導,全靠司機自行判斷,很容易造成剮蹭。
近年來,立體停車庫事故頻發。浙江湖州一車輛墜入立體車庫10米深井車毀人亡;山東濟南車輛從2層砸下,致路人截肢;上海閔行一小區操作立體車庫失誤,導致車門被機械壓壞、嚴重變形……小到磕磕碰碰,大到車毀人亡,以便民為初衷的立體停車庫似乎成了懸在空中的“不定時炸彈”。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大城市首先開始立體停車庫建設,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國家車輛駕駛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范立觀察到:“不少立體停車庫都存在質量問題,缺乏有效的管理。”
設計不合理。記者采訪發現,幾乎所有車主都有過被立體停車庫碰擦的經歷。目前,大多數立體停車庫的限高為“車寬1.9米,車高1.55米,車長5.2米內”。范立指出,這種尺寸的立體車位增加了車輛被剮蹭的風險。一般來說,小型車的停車位寬度為2.3米,且每個停車位高度應在2.1米以上,很多車位設計狹小,不太合理。
維護不充分。范立透露,一般立體車庫會有20多項安全措施,但出于成本控制,某些廠商在建設之初會選擇低質低價的H型鋼材,這類材料強度不夠高,質量不穩定,導致安全事故頻發。更有一些立體車庫建成幾年后,生產廠家都找不到了,根本無法提供良好的維修檢修、系統更新等售后服務,為后續使用帶來安全隱患。
監管很缺位。一些小區的立體停車庫無人看管,支撐結構銹蝕嚴重,傳感器失靈,電線裸露,安全風險極大。范立表示,立體停車庫的維護問題,經常遭遇物業、開發商之間扯皮。一旦出現人員傷亡,往往維權困難。范立認為,物業作為立體車庫的管理者,并給業主提供有償服務,應負有保障設備安全運行與檢查的義務。如果物業能實現規范運營,提高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識,可最大程度減少立體停車庫的安全隱患。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定期檢查立體停車庫的設備運行狀況,確保所有機械部件、傳感器等都正常工作。
遵循車庫使用規范。每款立體車庫都有相應的使用規范,包括最大承載重量、停車位使用限制等,應安排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操作。
定期維護保養設備。立體車庫需要定期維護保養,包括清理垃圾、疏通排水系統、檢查電氣設備等。
重視防火安全措施。充分考慮火災等意外事故下的應對預案,建議在立體車庫內設置滅火設備,暢通備用車道,方便緊急疏散,同時考慮在安全前提下兼容電動汽車充電樁。
范立建議,車主在立體停車庫停車時,應當仔細閱讀停車標識,確保車輛大小符合停車標準;盡量將車輛倒入車庫內,不要直接開進去,車庫后端一般有輪胎擋桿,倒車入庫相對更安全,也便于安全駛出;按照標準停車,不要超出警戒線;車上可自備三角木,阻止車輛滑動;停好車后,拉手剎,收起后視鏡,以免發生意外。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最新文章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