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食品物品需“冷處理”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6-1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美國生活網站提醒 12種物品需“冷處理”
堅果、大蒜、咖啡豆......這些常見的東西多數人會擺放在客廳、廚房里隨拿隨用,然而美國“最佳生活”網站提醒大家,這些東西最好放在冰箱等涼爽的地方。
1.堅果。現代供暖設備大大提升了家里的溫度,就算冬天室溫也不低。室溫較高,富含油脂的堅果容易被氧化,從而引起變質產生異味。為保持新鮮,最好把它們放在冰箱或冷柜里,并且把包裝袋扎緊,以免受潮。
2.面包。面包無法在常溫下儲存很久,除了變干,室溫高還會造成霉菌生長。吃不完的面包,要放在冰箱里。
3.花生醬。花生醬在常溫下長時間放置會有異味,因此,開蓋后要放入冰箱保存。
4.面粉。面粉長時間放在常溫環境下會吸引象鼻蟲和蛾子等害蟲。如不能很快用完,最好把面粉放密閉容器里,然后放入冰箱。
5.葡萄酒。葡萄酒的味道會隨著室溫的波動發生改變,最好放在溫度恒定的陰涼避光處,如酒窖或冰箱。
6.蜜餞。建議將蜜餞裝入密封容器中再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可有效減少微生物滋生。
7.洋蔥和大蒜。蒜科蔬菜不應該在廚房隨意放置,它們有強烈的氣味,會影響其他食物(如米飯、面粉和香料)的味道。洋蔥和大蒜最理想的儲存溫度是0~10攝氏度。不過,冰箱的空間終究有限,如果實在放不下也可放在廚房的陰涼通風處。
8.咖啡。咖啡豆和咖啡粉暴露在溫暖的空氣中,會失去原有的味道和濃度。據研究顯示,咖啡豆的最佳存放溫度在13~21攝氏度。
9.寵物食品。寵物食品的強烈氣味會吸引老鼠和蟲子。建議用密閉的塑料容器保存寵物食品,存放溫度應保持在5~25攝氏度,并遠離其他食物。
10.害蟲誘捕劑。無論老鼠誘餌還是蟑螂誘餌,儲存溫度過高會加速其生物信息素的揮發,影響有效性。一般情況下要存儲在通風、干燥、避光環境下。
11.電池。儲存電池的最佳溫度應略低于室溫,不宜超過16攝氏度,否則會增加腐蝕風險。
12.打火機。打火機環境溫度一旦超過55攝氏度,體積就會膨脹。夏天暴曬后,車內溫度會高達六七十攝氏度。一定不要在車內放打火機,應把它放在遠離可燃物品的陰涼處。
李 潔 編譯
《生命時報》 2024-05-14 第1799期 第6版堅果、大蒜、咖啡豆......這些常見的東西多數人會擺放在客廳、廚房里隨拿隨用,然而美國“最佳生活”網站提醒大家,這些東西最好放在冰箱等涼爽的地方。
1.堅果。現代供暖設備大大提升了家里的溫度,就算冬天室溫也不低。室溫較高,富含油脂的堅果容易被氧化,從而引起變質產生異味。為保持新鮮,最好把它們放在冰箱或冷柜里,并且把包裝袋扎緊,以免受潮。
2.面包。面包無法在常溫下儲存很久,除了變干,室溫高還會造成霉菌生長。吃不完的面包,要放在冰箱里。
3.花生醬。花生醬在常溫下長時間放置會有異味,因此,開蓋后要放入冰箱保存。
4.面粉。面粉長時間放在常溫環境下會吸引象鼻蟲和蛾子等害蟲。如不能很快用完,最好把面粉放密閉容器里,然后放入冰箱。
5.葡萄酒。葡萄酒的味道會隨著室溫的波動發生改變,最好放在溫度恒定的陰涼避光處,如酒窖或冰箱。
6.蜜餞。建議將蜜餞裝入密封容器中再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可有效減少微生物滋生。
7.洋蔥和大蒜。蒜科蔬菜不應該在廚房隨意放置,它們有強烈的氣味,會影響其他食物(如米飯、面粉和香料)的味道。洋蔥和大蒜最理想的儲存溫度是0~10攝氏度。不過,冰箱的空間終究有限,如果實在放不下也可放在廚房的陰涼通風處。
8.咖啡。咖啡豆和咖啡粉暴露在溫暖的空氣中,會失去原有的味道和濃度。據研究顯示,咖啡豆的最佳存放溫度在13~21攝氏度。
9.寵物食品。寵物食品的強烈氣味會吸引老鼠和蟲子。建議用密閉的塑料容器保存寵物食品,存放溫度應保持在5~25攝氏度,并遠離其他食物。
10.害蟲誘捕劑。無論老鼠誘餌還是蟑螂誘餌,儲存溫度過高會加速其生物信息素的揮發,影響有效性。一般情況下要存儲在通風、干燥、避光環境下。
11.電池。儲存電池的最佳溫度應略低于室溫,不宜超過16攝氏度,否則會增加腐蝕風險。
12.打火機。打火機環境溫度一旦超過55攝氏度,體積就會膨脹。夏天暴曬后,車內溫度會高達六七十攝氏度。一定不要在車內放打火機,應把它放在遠離可燃物品的陰涼處。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最新文章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