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易積哪些毒

受訪專家:
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 呂沛宛
本報記者 施 婕《生命時報》 2024-05-14 第1799期 第8版
①氣毒
氣毒堆積與氣機失調有關,而氣機失調又和情志密切相關。《黃帝內經》認為,情緒不好時,氣機升降失調,就容易頭暈、脅痛、腹脹、乏力、情緒低落抑郁。氣毒可出現在任何臟腑,如果造成腦供血不足就會頭暈,肺供血不足會胸悶,肝供血不足則會脅痛。解決方法:排氣毒要調暢情志,減少煩惱,保持心態平和。
②汗毒
汗毒與水液代謝有關,當汗液無法通過毛孔排出體外時,其中的垃圾便積累在體內,成為汗毒。水液代謝與“寒邪”最為密切,“寒”在關節,汗毒聚積會導致關節疼痛、風濕;“寒”在臟腑,汗水無法透出,便易形成相應疾病——許多感冒就是因受寒邪攻擊后發生水液代謝異常,進而出現呼吸道癥狀,中醫常用發汗的方法應對。另外,由于心臟屬火,水火不相容,臨床上汗毒導致心臟疾病的情況也很常見。解決方法:排汗毒要避免驟冷驟熱,因此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一般冬天暖氣保持在20℃,夏天空調以26℃為佳。
③腸毒
口臭、上火、腸炎,甚至腸癌都與腸毒有關。腸毒堆積的主要原因是胃腸功能紊亂,若胃的升降功能失序,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排泄,腸毒便會產生。解決方法:排腸毒要做到規律進食,每天吃一斤蔬菜,食量要適度,以免食物在體內代謝不掉。
④尿毒
尿毒堆積與腎臟代謝功能薄弱有關。腎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能過濾血液中的毒素,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如果腎氣不充,就會產生一系列泌尿系統疾病。解決方法:排尿毒需鍛煉腎氣,推薦“提肛法”,即吸氣時收縮肛門,呼氣時放松肛門,每天做3~5次,每次練5分鐘左右。也可按摩腎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和太溪穴(足踝內側,跟腱旁側凹陷處),不拘頻次,每次按2~3分鐘。另外,適當飲水有助預防泌尿系統結石。
⑤脂毒
脂毒堆積是肝功能不良和飲食過量的產物。肝是代謝的重要場所,如果肝氣不舒,其調節血脂的能力便會下降,導致血脂代謝異常。即使肝功能正常,長期過量飲食也會導致多余的能量轉化為脂肪積存在體內。體內有脂毒的人,通常會頭暈、嗜睡等。解決方法:排脂毒要均衡飲食、吃動平衡。三餐葷素、粗細搭配合理,適當增加粗糧和西紅柿等有助排脂毒的紅色蔬果攝入比例。吃動平衡是指體力消耗大時可吃多點,體力消耗少時就少吃點。
⑥血毒
血毒與體內氣血淤積、熱毒旺盛有關。血液運行于全身臟腑,若氣血不暢導致血液淤積,便無法溫養臟腑和四肢,從而產生全身性疾病。血毒易在薄弱臟器處生結節,常引起乏力、惡心等癥狀。解決方法:少碰辛辣食物、海鮮、燒烤、煙酒,多喝綠茶,忌熬夜、過度緊張。
⑦痰毒
百病皆由痰作祟,痰毒堆積與氣血運行不暢、氣化功能失常有關。中醫認為,氣血運轉通順時,水液能生津,氣化五臟。若氣化失常,水液會形成痰和瘀,積聚在體內引發痰毒。痰毒不只表現出咳嗽、痰多、痰稠等呼吸道癥狀,臨床上還常有痰在胃脘、胸部、頭部、心臟的病例。解決方法:排痰毒要溫通散瘀,比如,用溫膽湯治膽腑里的痰毒,或根據四診對特定穴位進行針灸、按摩。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