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走路速度反映個性

走路速度反映個性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6-3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生活中細心觀察一下,你會發現即便是在沒有目的的散步狀態中,有的人走路“風風火火”,很難放緩;而有的人一步三搖,怎么也快不起來。身體動作是思維、態度和習慣的一種表達,走路速度或許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個人的狀態。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張敏婷

  《生命時報》 2024-05-14 第1799期 第15版


  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斯蒂芬妮·史圖登斯基認為:“人們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速度行走,且認為生活要達到這樣的速度心里才會感到舒適。”總體來看,走路快的人是目標感、執行力比較強的人。由于一心一意只想快點到達目的地,把焦點都放在必須“快點完成任務”上,因此會下意識地用急迫的腳步行走,即使是在休閑、散步的狀態下也如此。但因為過于在乎結果和效率,這些人可能靈活度和忍耐力不夠高,要是途中遇到阻礙或不可控的意外,容易出現不耐煩或焦慮。這種心態和行事風格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雷厲風行、干脆利落,但較難放松,易焦慮不安。

  走路慢的人則有更多隨意性,不把目標、結果看得太重,愿意享受過程。相對于走路快的人,他們更有耐心,生活的豐富度也較高。即便因外在因素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情緒上也比較平靜,很少發怒。但動作緩慢有時會有拖延、拖沓的問題,不緊不慢的態度還可能讓團隊的其他人干著急,影響團隊協作。

  正常步速范圍內,走快走慢其實沒有好壞之分,都只是個人特點。走得快的人可以時常提醒一下自己:沒必要事事都那么著急,停下來看看周圍的世界,會發現別樣的美;而走得慢的人,必要時需要督促自己上點心并趕緊行動起來。不過有一種情況需要警惕,就是走路越來越慢,這可能是身體機能衰退的信號。一個人自然狀態下走路越慢,其大腦能力越差。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對數百名中年人進行步態分析,并將結果與某些身心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發現,45歲時,走路最慢和最快的人之間平均相差16個智商值;緩慢的步行速度甚至可預測未來癡呆癥的發生率。研究還發現,步速慢的人,在另外兩項測試(手握力和視覺動作協調力)中得分也較低,提示他們健康狀況不佳。此外,走路越來越慢的人衰老得快,其肺部、牙齒和免疫系統都比走得快的人差。出現這些變化時,建議及時就醫。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