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噩夢也有積極面

噩夢也有積極面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6-17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你在高處著急找路,下面的人小如螞蟻,你可能一失足從高處墜落,瞬間你的心縮成一團;在崎嶇的小路上,你拼命奔跑著,后面不知道是誰在追趕,你感覺自己的腿越發沉重,急得抓狂;在考場上,卷面模糊不清,你的大腦一片空白,鐘表的滴答聲不停,你心中哀嘆:完了……這些噩夢大概很多人都不陌生。


  北京回龍觀醫院副主任醫師 宋崇升

  《生命時報》 2024-05-31 第1804期 第15版


  噩夢通常會給人帶來負性情緒,比如恐懼、焦慮、絕望、痛苦等。從噩夢中醒來,有的人心有余悸或心有余悲,久久難以平息。顯然,噩夢是一種不舒服的體驗。但是,近年來有研究發現,做噩夢未必全是壞事,可能有著不為人知的積極作用。2019年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研究者通過腦影像學試驗發現,做噩夢的時候,人的大腦內有些和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相關的結構會處于激活狀態,這種體驗和面對真實危險時的神經反應是一樣或相似的。而在噩夢結束后,清醒狀態下,如果讓受試者看一些恐怖圖片,這時他們腦內那些和恐懼焦慮有關的腦區激活程度反而降低了。也就是說,噩夢似乎讓他們不那么容易被現實的恐怖刺激嚇到。研究還發現,受試者在夢里感受恐懼的時間越長,那么現實中看到恐怖圖片時越不容易害怕。這個試驗提示,噩夢可能是負性情緒的虛擬預演,或是一種對恐怖情境的脫敏方式。通過可怕的噩夢,大腦幫助我們克服、釋放了一些不良情緒,以便更好地適應現實中的某些壓力。

  噩夢就像預防針,雖然讓人感覺不好,卻有一定的減壓作用。當人的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噩夢就是那個排氣閥,給焦慮恐懼一個出口,讓人不至于被不良情緒淹沒。從這個角度看,噩夢是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所以,偶爾做噩夢可能是大腦在保護你,同時也提示你最近遇到了壓力事件,可能存在潛在的傷害或危險,需要積極面對和解決。但是,如果噩夢經常出現,則可能是存在持續的焦慮情緒或處于高度的壓力狀態下,需要警惕。若噩夢的內容基本相同且重復出現,就可能和某一創傷性經歷有關。這些都是夢給我們的預警信號,提醒我們要重視那些隱藏在噩夢背后的深層心理需求。

  另外,盡管噩夢的情節緊迫兇險,但在正常情況下,人的身體有保護機制,做夢的同時,肌肉是松弛的,不會被夢中的行動支配。但如果你做夢時出現拳打腳踢,此時的噩夢則屬于疾病——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就需要看醫生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