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胯骨種牙修復下頜術國際首創

胯骨種牙修復下頜術國際首創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6-19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國際首創術式 避免反復開刀 胯骨種牙修復下頜


  本報特約記者 梁 夏 孫萌姣 李西軍

  《生命時報》 2024-05-31 第1804期 第21版


  家住貴陽的李女士今年43歲,9年前因下頜骨成釉細胞瘤(一種牙源性良性腫瘤),在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頜面腫瘤科就診。由于腫瘤已對李女士頜骨造成大面積侵蝕,魏建華主任當時為她手術切除部分下頜骨連帶牙齒。去年,李女士腫瘤復發。如果按照傳統的治療方法,需要經過切除腫瘤、修復骨缺損、拆除鈦板、牙齦成型、前庭溝成型、牙齒種植、修復牙冠等多次手術,耗時一兩年時間。這種治療方案雖能達到較好效果,但帶來的身心創傷讓李女士望而卻步。

  經過多次會診討論,魏建華主任團隊給出了顛覆性的兩期手術方案。術前,借助數字化設計排列種植牙,再匹配出合適的虛擬骨,運用3D打印完成手術導板制作。一期手術行腫瘤刮治手術,減緩腫瘤進展速度,然后在患者的髂骨(位于胯部)上找到合適的移植骨,打上種植釘,再從患者上腭取黏膜作為牙齦組織覆蓋到種植釘上。經過3個月的時間,種植釘和髂骨完全結合,形成了類似口內牙齦的結構。二期手術時,專家團隊通過精細的血管吻合,將血運完好的髂骨、牙齦、種植體、人工牙根一起移植到患者的頜骨缺損處,戴上牙冠。整個治療周期縮短至5個月,種植釘植入后,黏膜在相對無菌的環境下愈合良好,同時避免口腔環境易感染等情況,完美解決了牙種植問題,一次性恢復了李女士的面形。日前,李女士返回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復查,結果顯示恢復良好。

  經科技查新,利用數字化技術完成預制髂骨—牙齦—種植義齒復合血管化組織瓣下頜骨缺損修復術,為國際首創。魏建華介紹,頜面缺損修復重建的傳統手術方法存在治療周期長、需多次全麻、治療費用高等缺點,有些患者寧愿缺骨頭、缺牙齒也不愿承受痛苦繼續治療。數字化虛擬手術設計,不僅能夠提高手術的精確度,還縮短了治療周期,節省了治療費用,減少了手術痛苦,充分踐行了以人為本的治療理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