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五臟五液

【byb.cn XJ】上篇,即素問的第22篇藏氣法時論,啥意思呢?藏,指的是五臟,氣指五臟的功能和特性,法指的是要依法和遵守法規,時指的是四季,因此綜上所述,藏氣法時講的就是人體的五臟如何根據其特質來應對四季的變化。簡而言之,也就是天人合一。這里最經典的話就是: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由此說明,我們人體進食不能偏,而是要多樣性。其實這點在我們牙齒結構的分布上,比如,切齒是為蔬菜水果準備的,磨牙是為五谷準備的,而尖牙是為肉類準備的,剛好說明這一點。
本篇,宣明五氣,講的是什么意思呢?宣明,意指公開表明,毫無隱瞞;五氣,就是指心肝脾肺腎五臟之氣。因此,我們常說的五臟六腑之“五臟”功能到底是什么,在本篇中有詳細的闡述,這就是宣明五氣篇之意。
在本站辦的某期刮痧培訓班上,有一位江蘇的女士咨詢我,她老公得了干燥癥,表現為眼干無淚,要靠滴眼液維持,口干無唾液,要靠不停地喝水,鼻子干燥異常,全身皮膚瘙癢無汗,痛苦萬分,尋遍名醫無果,求解。
我告訴他,問題很簡單,他老公得的是痹癥,經絡堵了,五臟之液無法上行所致,經絡一通,再輔之以食療即能解決。我們將在總結篇里詳述論述宣明五氣篇之精華。
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五臟五液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
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是謂五病。
五精所并:精氣并于心則喜,并于肺則悲,并于肝則憂,并于脾則畏,并于腎則恐,是謂五并,虛而相并者也。
五臟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為謂惡。
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五病所發:陰病發于骨,陽病發于血,陰病發于肉,陽病發于冬,陰病發于夏,是謂五發。
五邪所亂:邪入于陽則狂,邪入于陰則痹,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瘖,陽入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魄,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
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
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五脈應象: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臟之脈。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0三部九候論...02-10
- [事件]心臟血栓會跑進大腦04-04
- [事件]過敏也會讓人掉頭發04-04
- [事件]鼻涕為何會五顏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業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