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石門事件催促更高效應急術

?
達能旗下的多美滋奶粉身陷“結石門”,想全身而退,已經是一個奢侈的幻想——食品安全聯系著人們最敏感的神經,眾多著名品牌的三聚氰胺丑聞,更讓大家的這根神經時時刻刻繃得緊緊的,一有風吹草動,大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實在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心理。
多美滋奶粉到底含不含三聚氰胺,是不是眾多“結石寶寶”的罪魁禍首,當前相關信息支離破碎,令人難以判斷。雖然有媒體言之鑿鑿,說多美滋奶粉讓上海浙江等地幾十名嬰兒得了腎結石,但多美滋隨后作出了否認,稱該公司的奶粉符合國家規定,從來都沒查出過三聚氰胺。相比于無法直接掌握資料的媒體和利益攸關的多美滋,相關政府部門的態度更值得注意。但杭州市衛生局和質監局卻無一例外地表示,他們并未接到過“多美滋奶粉致嬰兒腎結石”的投訴,上海質監局的態度則是:正對2008年9月14日前生產的多美滋奶粉安全狀況進行調查,除此之外,一切免談。
多美滋奶粉到底有沒有問題呢?我不敢作判斷,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畢竟媒體的報道并未形成足夠的證據鏈條。但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下意識的選擇只能是:暫時不買多美滋奶粉,看看情況再說。消費者的這種下意識選擇,對多美滋來說,卻可能是致命的。所以說,如果質監和衛生部門動作緩慢,不僅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也是在把企業往泥坑里推。
但現在看來,相關部門對“多美滋結石門”的調查卻并未表現出令人信服的速度和效率——13名曾經吃過多美滋奶粉的嬰兒發現腎結石或結晶(其中9名嬰兒也吃過其他品牌奶粉),這是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政科統計出來的數據,應該不會有問題。
可以想象,這么多孩子出現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當地衛生局和質監局卻異口同聲說“沒接到過舉報”,實在很難讓人相信。不僅是這樣,多美滋身陷“結石門”之后,這些部門的應急處理也很難讓人滿意,給人的感覺是被輿論推著慢吞吞往前挪,走一步算一步,絲毫沒有“應急”的樣子。
但愿這些部門知道,在他們慢吞吞腳步的背后,是心急如焚的消費者和多美滋公司。能帶著大家走出“多美滋結石門”的,只能是身負監管責任的衛生質監部門,檢測三聚氰胺又不是尖端科研,干嗎搞得神秘兮兮、瞻前顧后的。他們這么不急不忙,豈不是要急死大家。
三鹿之禍,不僅給食品企業敲響了警鐘,也對監管系統的反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按部就班的速度來應對已經被三鹿之禍放大了的食品安全事件,對企業和消費者來說,都已經令人難以容忍?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