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滿 如何養生

【byb.cn 】(來源:山西新聞網)今天的05:10迎來夏季中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而對于地處北方的山西而言,此時正處于氣象學上的春夏交替季節。
最近,隨著氣溫一路爬升,很多人會感覺皮膚和喉嚨干燥,容易咳嗽,身體倦怠沒有精神,這是怎么回事呢?大街上,出現了“亂穿衣”的景象,有人已經穿上了夏天的短裙涼鞋,有人還穿著春天的長袖衫,此時的飲食起居應該參照什么標準呢?5月20日,本報特別邀請山西大醫院中醫科主任魏孟玲向大家傳授小滿時節的中醫養生方法。
魏主任介紹,從最近來醫院看病的病種分析發現一個特點,很多人都表現出了對“燥熱”的不適應,尤其是一些生活緊張的上班族和抵抗力較弱的中老年人,他們會感覺口渴難耐,喝多少水也總覺得不解渴;一些扁桃體容易發炎的患者會覺得喉嚨干癢難受,容易咳嗽;有人表現出精神倦怠,早晨睡起來沒精打采,腰膝酸困等等。這些不適應,可以通過“防燥”和“溫陽”的方法來得到調節。
入夏后是否可以吃中藥不同體質應區別對待
最近到中醫科就診的很多市民都有一個疑問:是不是天氣熱起來,就不能吃中藥了呢?魏主任說,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對于陰虛體質的人來說,此時進補確實容易上火,而對于陽虛體質來說,春季和夏季反而是中醫藥調理的最好時節。因此,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來決定是否可以在夏季食用中藥進補。
大致來說,陽虛體質的人一般常表現出以下特點:非常怕冷怕風,脾胃虛寒、女性容易月經不調;而陰虛體質的人,一般會表現出:手心腳心容易發熱,經常口干、腰困,頭痛等癥狀。秋冬養陰,陰虛體質的人適宜在秋季和冬季進補;春夏養陽,陽虛體質的人可以順應這個節氣,通過中醫藥的特色調理來治療一些慢性疾病。
總體來說,小滿時節,自然界陽氣上升,日常飲食方面也要順應陽氣的生發,可以適當吃一些韭菜、香菜、茴香等食物。
早睡早起適量運動充足飲水防“燥熱”
最近,山西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雖然一路爬升,但早晚還是有較大的溫差,而且大部分地區降水不多。有人到醫院就診時覺得“干的連頭發都要著火了。”對此,魏主任認為,與盛夏季節防暑濕不同,近一段時間,大家還是要防“燥熱”。
如何防“燥熱”呢?從日常起居方面,大家應該早睡早起,不要賴床。將外出和鍛煉等戶外活動安排在上午溫度較涼爽的時候進行。此外,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是,飲水量要充足,運動不要過量。如果晚上睡覺時覺得口鼻干燥,可以在臥室放置一兩盆涼水,也可以在家中養幾盆水養植物,改變空氣濕度。
盡管已經立夏,但晉北地區晝夜溫差仍較大,居民早晚要注意添衣加被,不要貪涼。此外小滿前后,常是皮膚病的高發期,得過風疹、過敏性皮炎的病人應特別注意:避免日光過度暴曬,與此同時,飲食調養也要跟上,以清爽、清淡的食物為主,多吃綠豆、冬瓜、山藥等,少吃油膩食品及海鮮等。
每天清晨曬會兒太陽可通暢百脈調補陽氣
小滿開始,陽氣漸盛。此時,如果能經常在清晨的陽光下進行運動,是對陽氣很好的補充。魏主任建議,大家可以在早晨找個空氣新鮮的地方,踢踢腿、動動腰,做做操,或者跑步、跳繩等,都可以促進陽氣的生發和流通。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不宜在潮濕之處鍛煉。在陰雨天氣,可在室內拍打全身:原地站立,先拍頭部和軀干,后拍上下肢。用手掌順著經絡走行的方向,肌肉薄的地方可輕一點,腰背腹及四肢肉厚部位可相對重一些,每次拍打5—10分鐘。
魏主任說,受風寒不一定是在秋冬季。在溫度較高的夏季,人體陽氣蒸騰到了體表,腠理和汗毛孔是開放的,最容易受到外邪的侵害。例如,雨后降溫又衣著單薄的時候,或吹空調、電扇,或長時間地呆在地下室、陰涼山洞等處,都是容易受風寒的。因此,上班族和體質虛弱的老人和孩子,要準備一件薄外套或披肩,以防寒涼之氣傷身,引起風濕、感冒等,與此同時,大家可常用“太陽進補”的方法,每天清晨花15—30分鐘曬太陽,脖頸、后背、腰都曬曬,可通暢百脈、調補陽氣。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