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有機錫中毒當精神病 職業病防治堪憂

有機錫中毒 被當精神病
上周,省職業病防治院收治了一名來自黃埔開發區某工廠的年輕女性職業病人。讓人吃驚的是,該職業病患者被轉來之前竟然曾被誤認為精神病人。
這位病人在發病時曾出現躁狂癥狀,起初被工廠當做精神病,送到了芳村精神病院治療。醫生知道該名患者來自工廠后,懷疑該女子是職業病而非精神病。之后,該名患者被送往省職業病防治院,被診斷為有機錫中毒,這是職業病的一種。
省職業病防治院院長黃漢林還介紹, 此前曾收治過一批三氯甲烷中毒的患者,他們都是到工廠打暑期工的技校生。
法定職業病年遞增30%
"法定職業病報告總數近年回升,年遞增約30%。”黃漢林介紹,該院平均每年處置職業病事件40起左右,重大事件就有10起左右。
他還透露,廣東省職業病出現了一些新形勢,包括診斷數近年明顯增加,粉塵危害依然嚴重;有機溶劑中毒問題突出,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翻了約16倍。雖然近年煤工塵肺發病明顯減少,但噪聲性耳聾、振動病呈上升趨勢,塵肺、中毒、其他職業病三足鼎立。
新發現的職業病中包括"振動病”,近來在廣東的一些高爾夫球加工廠中發現有大批振動病患者,他們大多從事5~10年的振動作業。據悉該病是不能康復的。
職業病隨產業轉移擴散
令人警惕的是,隨著產業轉型升級,職業病有向非珠三角地區"轉移”的明顯趨勢。珠三角地區的部分產業向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轉移,包括陶瓷、玉石加工、電子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項目。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天鴻表示,廣東省職業病防治的形勢還非常嚴峻,不少企業職工還沒有基本職業健康保障,患塵肺病、急性、慢性中毒性職業新增人數不斷增多,政府面臨的任務十分緊迫。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科教文衛委副主任委員陳俊鳳認為,職業病防治工作不應忽視城市中大批流動務工者。
省人大科教文衛委委員、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楊杏芬也表示,建議基層政府部門在企業審批、準入等方面明確責任,注重民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
六成患者報銷困難
值得關注的是,黃漢林介紹,該院收治的60%左右患有職業病的患者出現單位欠資的情況,或工廠不愿承擔費用,在報銷治療費用方面出現困難,該院還積極為這些患者提供法律援助。在廣東信訪案件中,職業病也排在第一位。
《職業病防治法》已經過修訂,但防治還是采取"分段負責”,容易造成部門推諉。職業病患者在維權上常常跑半年都搞不定。 (記者肖桂來、盧文潔)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嘴里沒味是健康警報04-09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嘴里沒味是健康警報04-09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