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4-8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制訂個性化食譜 進行多組分運動 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
李先生覺得術后多躺躺能更好地恢復體力,但人卻越來越沒力氣,精神也越來越差,去神經科檢查說沒什么問題,內分泌科查的激素水平也正常。就這樣,李先生輾轉很多科室,始終找不到問題根源,家人焦慮萬分,李先生也漸漸失去了信心。
我聽完后有了猜測,就讓他們詳細介紹病史、飲食習慣、日常活動能力以及近期的體重變化,接著,又讓李先生進行一系列體格檢查,包括握力、步速等。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我還安排了雙能X線檢查,這是一種測量肌肉量和骨密度的無創檢查方法。
很快,檢查結果出來了:李先生的肌肉量明顯低于同齡人,握力和步速顯著下降。結合這些結果,我告訴他:“您的情況屬于肌少癥,這是一種常見又容易被忽視的老年病,表現為乏力、消瘦、反復跌倒。我們醫院開設了肌少癥專科門診,接下來需要我們一起努力,讓您的肌肉重新‘長’回來。”
肌少癥專科門診就像一位“健康管家”,通過營養指導、科學運動等非藥物方式,全程跟蹤肌肉功能變化,幫助老人守住行動力,防住跌倒骨折等風險,讓老人實現“有質量的延壽”。
首先,我們為李先生定制了30份個性化食譜,保證他每天能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并平均分布于三餐,同時增加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以促進肌肉合成。以一日食譜為例,早餐是水煮蛋1個(雞蛋50克),小米粥1碗(小米30克),紅薯1根(紅薯300克);上午加餐是牛奶1杯(300毫升);午餐是黑米飯1碗(大米40克、黑米25克),杏鮑菇炒肉(杏鮑菇50克、豬瘦肉20克),白菜豬肉燉豆腐(白菜100克、豆腐100克、豬瘦肉20克),蝦仁炒青菜(青菜100克、蝦仁50克);下午加餐是蘋果一個(200克);晚餐是糙米飯1碗(大米30克、糙米30克),清蒸鱸魚(鱸魚100克),干鍋包菜(包菜100克、豬瘦肉20克),清炒菠菜(菠菜100克)。全天用菜籽油25克,鹽5克以內,攝入能量1800千卡、蛋白質89克、脂肪58克、碳水化合物240克。
家屬十分配合,根據營養指導為李先生搭配一日三餐。每次復診,我們都會結合他近期的情況調整方案,確保每一餐都能為肌肉生長提供充足的“原料”。
運動也是肌少癥治療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向李先生介紹了我們醫院開發的運動指導小程序,不僅能記錄運動數據,還有專業團隊提供量身定制的運動指導。李先生起初有些猶豫:“我這把年紀了,路都走不動了,還能做運動?”我趕緊安慰他:“當然可以!我們會根據您的身體狀況,設計合適的運動方案,安全又有效。”
我們最終向李先生推薦了涵蓋有氧、抗阻、平衡和拉伸的多組分運動操,其中包含很多內容,比如步行鍛煉,30分鐘以上;坐姿抬腿,10次1組,左右各2組;手臂斜拉彈力帶,10次1組,左右各1組;單腳站立,10秒1組,左右各2組;坐姿往上伸展手臂,10秒1組,共做2組。我們讓他從低強度開始,每周做2~3天。
開始時,李先生感到力不從心,但在家人的陪伴下,他逐漸適應運動節奏。每次完成訓練后,他都會在小程序上打卡,看到自己的進步心里充滿希望。運動干預小組成員定期與李先生聯系,根據他的恢復情況調整運動量,比如當他能輕松完成目前的抗阻訓練時,就適當增加彈力帶磅數、鍛煉次數等。經過幾個月努力,李先生的肌肉量有了明顯增加,力量得到恢復。最令人振奮的是,他能獨立行走了,并且走得越來越穩。他激動地向我道謝,還說:“現在每天運動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感覺整個人都有精神了,胃口也變好了!”
希望通過這個故事提醒老年朋友及家屬:肌少癥早期癥狀隱蔽,但危害深遠,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建議盡早就診評估:小腿變細;進食量下降,非意愿性體重下降,反復跌倒;慢性病或圍術期患者,伴隨乏力、消瘦等癥狀。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 張 勤
《生命時報》 2025-03-28 第1883期 第5版
李先生覺得術后多躺躺能更好地恢復體力,但人卻越來越沒力氣,精神也越來越差,去神經科檢查說沒什么問題,內分泌科查的激素水平也正常。就這樣,李先生輾轉很多科室,始終找不到問題根源,家人焦慮萬分,李先生也漸漸失去了信心。
我聽完后有了猜測,就讓他們詳細介紹病史、飲食習慣、日常活動能力以及近期的體重變化,接著,又讓李先生進行一系列體格檢查,包括握力、步速等。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我還安排了雙能X線檢查,這是一種測量肌肉量和骨密度的無創檢查方法。
很快,檢查結果出來了:李先生的肌肉量明顯低于同齡人,握力和步速顯著下降。結合這些結果,我告訴他:“您的情況屬于肌少癥,這是一種常見又容易被忽視的老年病,表現為乏力、消瘦、反復跌倒。我們醫院開設了肌少癥專科門診,接下來需要我們一起努力,讓您的肌肉重新‘長’回來。”
肌少癥專科門診就像一位“健康管家”,通過營養指導、科學運動等非藥物方式,全程跟蹤肌肉功能變化,幫助老人守住行動力,防住跌倒骨折等風險,讓老人實現“有質量的延壽”。
首先,我們為李先生定制了30份個性化食譜,保證他每天能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并平均分布于三餐,同時增加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以促進肌肉合成。以一日食譜為例,早餐是水煮蛋1個(雞蛋50克),小米粥1碗(小米30克),紅薯1根(紅薯300克);上午加餐是牛奶1杯(300毫升);午餐是黑米飯1碗(大米40克、黑米25克),杏鮑菇炒肉(杏鮑菇50克、豬瘦肉20克),白菜豬肉燉豆腐(白菜100克、豆腐100克、豬瘦肉20克),蝦仁炒青菜(青菜100克、蝦仁50克);下午加餐是蘋果一個(200克);晚餐是糙米飯1碗(大米30克、糙米30克),清蒸鱸魚(鱸魚100克),干鍋包菜(包菜100克、豬瘦肉20克),清炒菠菜(菠菜100克)。全天用菜籽油25克,鹽5克以內,攝入能量1800千卡、蛋白質89克、脂肪58克、碳水化合物240克。
家屬十分配合,根據營養指導為李先生搭配一日三餐。每次復診,我們都會結合他近期的情況調整方案,確保每一餐都能為肌肉生長提供充足的“原料”。
運動也是肌少癥治療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向李先生介紹了我們醫院開發的運動指導小程序,不僅能記錄運動數據,還有專業團隊提供量身定制的運動指導。李先生起初有些猶豫:“我這把年紀了,路都走不動了,還能做運動?”我趕緊安慰他:“當然可以!我們會根據您的身體狀況,設計合適的運動方案,安全又有效。”
我們最終向李先生推薦了涵蓋有氧、抗阻、平衡和拉伸的多組分運動操,其中包含很多內容,比如步行鍛煉,30分鐘以上;坐姿抬腿,10次1組,左右各2組;手臂斜拉彈力帶,10次1組,左右各1組;單腳站立,10秒1組,左右各2組;坐姿往上伸展手臂,10秒1組,共做2組。我們讓他從低強度開始,每周做2~3天。
開始時,李先生感到力不從心,但在家人的陪伴下,他逐漸適應運動節奏。每次完成訓練后,他都會在小程序上打卡,看到自己的進步心里充滿希望。運動干預小組成員定期與李先生聯系,根據他的恢復情況調整運動量,比如當他能輕松完成目前的抗阻訓練時,就適當增加彈力帶磅數、鍛煉次數等。經過幾個月努力,李先生的肌肉量有了明顯增加,力量得到恢復。最令人振奮的是,他能獨立行走了,并且走得越來越穩。他激動地向我道謝,還說:“現在每天運動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感覺整個人都有精神了,胃口也變好了!”
希望通過這個故事提醒老年朋友及家屬:肌少癥早期癥狀隱蔽,但危害深遠,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建議盡早就診評估:小腿變細;進食量下降,非意愿性體重下降,反復跌倒;慢性病或圍術期患者,伴隨乏力、消瘦等癥狀。
有關【肌少癥】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挖鼻孔致動脈血管破裂04-07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
- [事件]身體需補陽光三件套04-06
最新文章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挖鼻孔致動脈血管破裂04-07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