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今日10:59小滿,如何養生

今日10:59小滿,如何養生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4-5-21 17:12
    【byb.cn 】(來源:搜狐健康)2014年5月21日10時59分迎來"小滿"節氣。專家提示說,小滿節氣是收獲的前奏,也標志炎熱夏季的正式開始,公眾要注意防暑。

 

  每年公歷5月21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為小滿,它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其含義是從小滿開始,北方大麥、冬小麥等夏熟作物籽粒已經結果,漸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那這個季節該如何養生呢?

 

  宜健脾祛濕

 

  小滿過后,天氣逐漸炎熱起來,雨水開始增多,預示著悶熱、潮濕的夏季即將來臨。此時,大自然中陽氣已經相當充實,也處于一個"小滿"的狀態。根據此氣候的特點,此時養生的重點是要做好"防熱防濕"的準備。

 

  有句話叫"暑多挾濕",也就是說暑熱之氣最易與濕邪一起侵犯人體。其實這個時候,濕邪往往已經打入人體內部潛伏起來,等到大暑時節,濕邪主氣的時候,暑、濕就會內外呼應,使人們陷入濕氣的困擾,從而引發很多問題,比如風濕病、腳氣、痤瘡、婦科炎癥、水腫、肥胖等。

 

  《內經》:"諸濕腫滿,皆屬于脾",中醫認為,像四肢沉重、容易疲勞、失眠、食欲下降、惡心、頭暈等問題都跟體內濕氣淤堵有關,屬于脾失健運,需要在濕氣剛開始時消滅掉。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濕氣運化出去。所以,此時養生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健脾祛濕上。

 

  此時節,應盡量避免午后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并注意防暑降溫;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采取防護措施;公眾應注意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必要時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如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

 

  防熱病濕疹

 

  小滿預示著夏季悶熱、潮濕的天氣將要來臨。小滿養生要注意"防熱防濕"。

 

  此時天氣悶熱潮濕,為皮膚病發作提供了條件,易引發腳氣、濕疹等疾病。因此,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同時注意衣物材質的選擇,盡量穿一些透氣性好、能吸汗的衣襪,以避免濕氣郁積。

 

  由于日長夜短,氣溫漸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產生疲勞感,引發便秘、口腔潰瘍、咽痛等癥狀。因此,必須在重視飲食起居及勞逸結合的同時,調節好七情六欲,保持良好愉悅的心情,以免個體免疫力的下降,才能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按揉足三里

 

  小滿這一節氣,可按揉足三里與豐隆穴來保健。

 

  取足三里穴時,應當膝屈曲,外膝眼向下4橫指,旁開脛骨前嵴1橫指處;豐隆穴為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處。

 

  常用的保健方法是拇指按揉足三里與豐隆穴:用拇指著力于足三里或豐隆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張開,起支撐作用,以協同用力。

 

  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后,漸漸放松,如此反復操作數次即可。

 

  忌心神不寧

 

  小滿后天氣漸熱,但早晚仍會較涼,尤其是降雨后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感冒。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規律,早起晚睡,但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小滿時節,天氣悶熱潮濕,正是皮膚病高發期。《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中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隱疹。"這里說的就是"風疹"病,此病除了與濕郁肌膚、腸胃積熱有關,還有身體素質因素,吃魚、蝦、蟹等食物過敏導致脾胃不和,容易誘發皮膚病。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后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古人認為,夏主火,內應于心,夏季應該特別重視對心臟的調養。西醫也認為夏日炎熱會影響人們的心臟功能,天氣變熱,體內血流加快,心臟的負荷也相應變大,因此夏季平心靜氣重養心。夏季切忌心神過度激動,尤其是過于喜悅,這樣會傷害心神。此時可多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如下棋、書法、釣魚等怡養性情,也可晨練,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為宜,不宜做過于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

 

  午睡勿貪涼

 

  小滿過后,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仍較大,尤其是降雨后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規律,適當增加午睡時間,以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小滿時,人們易煩躁不安,要調適心情,保持心情舒暢,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此時可多參與戶外活動及體育鍛煉,以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運動為宜,不宜做過于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