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肺癌回故鄉度余生竟活了102歲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1943年,希臘士兵斯塔馬蒂手臂受傷了,去“先進”的美國接受治療,后來定居在這個比自己的故鄉更加“現代化”的國度。1976年,他在一次爬樓梯時突然呼吸困難,到醫院確診為肺癌,醫生認為,他只剩6個月了。
斯塔馬蒂突然無比想念自己的故鄉,他和妻子回到了位于希臘的老家,跟年邁的父母住在一起。
回到家鄉后,他兒時的小伙伴找他聊天,大家一起喝自家釀的酒,品山上采的茶。老人感覺精神頭越來越足,美國醫生宣判的“6個月”不知不覺間就過去了。后來,疾病也沒有復發,這位老人一直活到102歲。
回到故鄉的懷抱,不僅讓醫生的宣判成為虛驚一場,還能長壽終老。斯塔馬蒂的傳奇經歷讓人思考,落葉歸根究竟有何神奇的力量?
①環境好,污染少
曾有調查指出,長壽老人大多居住在飲用水質好、土壤質量好、農業資源豐富、工業污染少的地區。因為環境污染會使人免疫力下降,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降低,對病源生物更加敏感,人群的患病和死亡率增加。由于遠離噪音和汽車尾氣,工業發展少,故鄉的環境比大城市更清新自然,有利于長壽。
②常勞動,不閑著
回到故鄉,可以去地里做簡單的農活,把自己的口糧種出來,還可以育一些花草,養些牛羊。老人堅持適當勞作可促進血液循環,助人頭腦清醒、反應靈活、思維敏捷,還能鍛煉肌肉和筋骨,使關節靈活,身子硬朗,改善呼吸、消化系統功能,為長壽打下良好基礎。
③煩惱少,心情好
美國的著名心理咨詢專家約翰·辛德勒把情緒比作“健康良藥”,并指出“病由心生”———當一個人產生負面情緒時,身體的神經系統、肌肉、關節、腺體等會出現連帶反應,最終破壞健康。反之,心情好了,有利于長壽。故鄉生活節奏慢,不像城市那么在意時間,人際交往簡單,日常煩心的瑣事少了,心情也會變好,讓人更健康、長壽。
④自種菜,吃得好
故鄉也許經濟并不發達,但家家都有自己的菜園、果園、牲畜。吃自己種的菜,新鮮及時,菜里的營養素能得到最大限度地保留,農藥殘留也少。生活中,雖然蔬果農藥殘留問題不像我們想得那么嚴重,所含農藥量不足以對健康構成損傷,但這些物質終究還要通過肝、腎代謝,攝入越多,身體負擔越重,盡量減少農藥攝入利于長壽。
⑤老友親,家人暖
澳大利亞學者對百歲老人進行的研究發現:建立親密的友誼關系和家庭紐帶是長壽健康的秘訣。朋友能夠提供情感支持,有助于人們應對壓力;感受到關愛能促進大腦生成多巴胺和后葉催產素,從而有利于大腦生長和延緩衰老。在外地城市工作了那么多年,也會遇到很多朋友,但往往交心的少。故鄉有一起長大的發小,還有血濃于水的至親,停靠在這最溫暖的港灣,能幫你延年益壽。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