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吃錯了更傷腎

【byb.cn 】(來源:新華網)中醫認為,“冬主腎”,腎是“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冬季養生重點是養腎、補腎。“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此時,養生應順其自然界閉藏之規律,要 藏精,養精蓄銳,為來春的生機勃發做準備。不過,養腎、補腎的方法雖多,不少人卻感到無從下手,有的人補完后很舒服,有的人卻越補越差,這是為什么呢?廣 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鄧聰認為,這是因為每個方法都是針對不同的體質和癥狀的,“用對了效如桴鼓,用不對傷精耗氣,反受其害”。
1.誤區一:不分陰陽亂補腎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腎虛,殊不知,腎虛在中醫里分為腎陰虛與腎陽虛。腎陰虛、腎陽虛的本質都是腎臟精氣功能活動的減退。腎藏精,精化 為氣,腎中精氣含有兩種功能相反的成分——腎陰和腎陽。腎陰主要有促進機體的滋潤、寧靜、成形和抑制陽熱等功能。腎陽主要有促進機體的溫煦、運動、興奮、 氣化和制約陰寒等功能。
腎陰虛者,可適當選擇如:熟地黃、生地黃、海參、芝麻、枸杞子、桑椹、何首烏、銀耳、女貞子、麥冬、天冬、黃精、龜板等食材以調養,代表方有六 味地黃丸、左歸丸等。腎陽虛者,可適當選擇如:山藥、芡實、黑豆、胡桃、鹿茸、海馬、杜仲、肉蓯蓉、巴戟、菟絲子、肉桂、仙茅、淫羊藿(仙靈脾)等食材以 調養,代表方有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
2.誤區二:六味地黃丸當補腎萬能藥
由于六味地黃丸組成藥物以滋潤為主,久服過服,易滯脾礙胃,脾胃失和則影響食欲;脾受濕困易致脾虛泄瀉。因此,體內濕熱的人不宜吃;脾胃弱的人 不宜;陽虛的人更不要吃,反而越吃越虛,把腎氣弄得越來越寒。服用六味地黃丸,不能自醫自治,應該在醫師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的病情,決定用藥、用量,才能 達到預期的效果。
3.誤區三:以為多吃咸就等于補腎
中醫認為“咸入腎”,一方面,咸能入腎養腎;另一方面,過猶不及,五味過咸則首當傷腎,即腎為咸所“喜攻”之臟。正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過食咸則傷腎,而腎在體合骨。《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味過于咸,大骨氣勞”,《靈樞·九針論》也告誡“咸走骨”、“病在骨,無食咸”。因此,若日常飲食習慣過食咸的食物,則容易傷腎傷骨。
另外,腎為封藏之本,主閉藏,宜藏不宜泄,《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咸味涌泄”,《素問·寶命全形論》亦曰:“夫鹽之味咸者,其氣令器津泄”,所以,日常過食咸會損害腎的封藏之性而傷腎。
養腎小貼士
多吃黑。中醫的五行學說認為:“黑色入腎”,故日常飲食多吃黑色的食物(指顏色呈黑色或紫色、深褐色的食材)可起到一定的補腎作用。如黑芝麻、粟米、黑木耳、黑豆、黑米、胡桃、骨髓、何首烏、杜仲、巴戟、鎖陽、肉蓯蓉、鹿茸、鹿尾巴等。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挖鼻孔致動脈血管破裂04-07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
- [事件]身體需補陽光三件套04-06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挖鼻孔致動脈血管破裂04-07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