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改之完全藥方

【byb.cn XJ】1月13日,筆者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醫保:國家和個人心中永遠的痛”(http://www.neimengedu.cn/doc_11181.aspx),廣受好評。其實,那篇文章只是一個開頭,并未列出完整的醫改方案,今天想就此展開詳盡論述一下。醫改雖然是國家的事,但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看了下面的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一、同事小芳的故事
現在的中國人普遍有焦慮感,為什么?兩個字“怕死”。為啥這樣說呢?因為不管是年青人,還是中年人、老年人,都焦慮一件事:“人活著,錢沒了!”,真的很少有人焦慮“人死了,錢沒花完!”。
差不多20年前,我還在政府部門工作,那個時候,工資收入很低,每個月就幾百元。但改革開放已經啟動,不少人下海了。
辦公室同事小芳(化名)的老公,當時就在中關村,是做醫療器械的,雖然工作壓力很大,但那時一年的收入能達到30萬元,我們都很驚訝。小芳也經常有意無意地流露出幸福感,用現在的話,就是炫富。我記得當時她說,現在掙的錢,真是一輩子也花不完??!是啊,當時她老公的收入對我們來說幾乎是個天文數字。
多少年以后我聽說,家庭收入如此之高的小芳,不僅最終也沒有孩子,自己也得癌掛掉了......
二、大金鏈子的故事
小芳的故事大家也許認為是個例,那就看看大金鏈子的故事吧。
我認識一個醫生老李,她經常給我講一些在醫院里的故事。她說,10多年前,她在高干病房工作時,來了一個患者,是什么病,我記不清了,反正就是那種要命、要錢的病。當時家屬、朋友來了一堆,其中有一個哥們(化名大金鏈子)手上戴著10個金戒指,脖子上戴著大金鏈子,腋下夾著個皮包,鼓鼓的,想必全是錢。張口就對老李說,盡管用好藥,我們這不差錢。
隨著住院的時間一天天流逝,來醫院看這位患者的人是越來越少,大金鏈子手上的戒指也一個個往下擼,大金鏈子也從脖子上消失了。臨到最后,人也沒救活。老李醫生和我說,別在醫院里和醫生吹NB,醫療就是一個無底洞,多少錢都填不滿。
三、老父心衰的故事
那位看官說了,你舉的例子都太極端了吧?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沒啥大病,就是有點高血壓,不會出現像你說的那樣的病。好吧,給你舉個我身邊的例子。
周一,我剛去長青園海撒紀念碑祭掃了我父親。他6年前死于心衰,享年85歲。按理說,能活到這個歲數,也不錯了。但其生命的最后幾年,生活質量很差。他自稱,活一天是一天,就是等死呢。
要說呢,他也沒啥要命的大病,最初就是高血壓,后來也有過多次中風。從40歲開始吃降壓藥,每天自己配藥,一吃一大把。因為他是離休干部,醫療費全報,所以就這樣一路吃下來,各種藥吃了40多年。
去世前幾年,老爸先是腳腫,不當回事。后來,因血色素很低,嚴重貧血摔倒住院,喘的厲害。醫生說,老爸的心臟肥大,已經不是一個泵了,就是一個大管子,心衰了......。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醫生也沒辦法了,只能出院。
后來,他就在我眼前去世的,給我的視覺刺激太強烈了(詳見:“世界上有一個字叫『爸』”http://www.neimengedu.cn/doc_1636.aspx)。
四、醫療就是無底洞
現實的例子很多很多,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也曾提及,臺灣首富郭臺銘之三弟郭臺成,富士康副總裁,因患白血病,2007年7月4日去逝,享年46歲。郭家為此花掉了上百億新臺幣,約合20多億人民幣,但人仍沒有救活。請問,誰能有郭家有錢?
再說說喬布斯,應該比郭臺銘更有錢,結果如何呢?
車王舒馬赫,滑雪事故之后,2年多了,仍然處于植物人狀態,為了維持其治療康復團隊的費用,一年就要花掉上千萬歐元,約合7000多萬的人民幣。
前些日子,葛優的老父親葛存壯因中風去世??烧l能知道,去世前老爺子已經昏迷一年半了。這對他本人和家屬是多大的煎熬啊?!
所以,我奉勸各位,健康千萬不要透支,年青時拿命換來的錢,真的不一定到老了能拿錢換回命。
如果你是一個中產階層,就想想小芳和大金鏈子的故事;
如果你是一個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就想想郭臺成、喬布斯和舒馬赫,相信這個世界上能比他們有錢的人不多;
如果你就只是一個很普通的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人,那你就想想我父親吧!
生命無價,醫療無底洞!
前面講了那么多的故事,就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別指望著醫保能給你提供多少保障,那不過是一味安慰劑,小病你自己的財力就可以承擔,真的到了大病,你就知道,很多的項目醫保都是不報的,前面說的那些大佬們那么有錢都無力支撐,何況普通人呢?
那么面對加速進入的老齡化社會,面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醫療問題,中國的醫改之路如何走呢?我提供一個完整的路線圖供大家討論!
一、對兒童:生存技能入課堂
據統計:全國每年有1.6萬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2011年全國共發生涉及中小學生及學前兒童的道路交通事故12320起,造成2670人死亡、11417人受傷。中小學生平均每天約有40多人因溺水死亡。
現在我們的學校教育太看重數理化這些書本知識了,說實在的,學的這些東西以后很多都用不上,應該學一些一輩子都用的上的東西,這些就是生存技能。它包括如何面對緊急情況,比如水火地震等自然界的危險、醫療急救、防人身傷害、養生知識等。這些生存技能課,要列入必修課,要考試,高考時,可列入綜合課的內容。因為對于每個學生來說,學再多的書本知識,都不如學習生存技能有用。所以,這些課堂應該從幼兒園就開始,一個人健康的生活習慣形成,就在于人生的前十年,讓學生從小就明白,健康和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二、對青年:嚴格強制進行婚檢
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強制婚檢”變為“自愿婚檢”?!袄习傩照`以為取消婚檢,全國婚檢率陡降?!毙l生部婦社司有關負責人悅,2004年全國婚檢率由80%降至2.67%,一些地方直接歸“零”。盡管一些地方推出免費婚檢、“一站式”服務以及個別省份恢復強制婚檢,直到2011年,全國平均婚檢率仍只有41%。
同時,我國出生缺陷率則上升明顯。全國婦幼衛生監測數據顯示,2003年出生缺陷率為129.8/萬,2006年是145.5/萬,2011年則升為153.23/萬。
2016年3月15日,工程院院士程京:“從1996年至2012年,在國內醫療資源最好的北京,兒童出生缺陷率從千分之五攀升到千分之二十,其他地方更可想而知”。
出生缺陷的兒童,對家庭和社會都是沉重的負擔,而這些本來是可以極大程度避免的。
三、對職工:健康與社保費率掛鉤
我們現在的醫保費率大家都是一樣的,并未和每個人的健康狀況掛鉤,讓那些身體好的人交的錢,去背負那些因錯誤生活方式導致慢性病人的費用,這樣不僅不利于每個人規范自身的健康行為,而且對醫療資源造成浪費。
正確的做法是借鑒車險,凡是那些因生活方式導致的慢性病人,都要求其限期改正,否則社保費率上調。只有當經濟利益與每個人的行為掛上鉤了,人才會有改變的動力。
實際上,面對生活方式病,國外已經開始行動。美國健康保險業正吹起“多運動降保費”熱潮,只要企業員工多運動,就能降低自身的保費,而雇主也能減少為員工支付的保費成本,但前提是員工必須隨時攜帶能偵測運動頻率、強度及其他數據的穿戴式裝置。
如果暫時沒有可穿戴設備,也可以簡單測試,對于男人來說,做不了20個俯臥撐的,身體狀況都不會太好。企業在錄用員工時,可以拿這個做一個測試。
如果社保費率與健康狀況掛鉤,企業在錄用人員時,就會查看員工以前繳費的費率,凡上繳費費率高的人,一定要查一下原因,否則錄用這些的人,對企業來說無疑是一顆雷。
當掛鉤開始推行了,你就會看到意想不到的好處,每個人都開始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了。
六、后記
當一個人從小就接受生存技能訓練,使它不僅可以減少和避免意外傷害,更能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
當一個步入生育年齡的父母能生下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就是給這個生命以最好的開始;
當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能用經濟利益來驅動時,整個國家的醫療費用將會大幅度降低,看病難將從根本上緩解,醫患關系也必將更加和諧。
如果上述措施得以實施,無論是對國家企業還是個人,都是一個效率的提升,資源的節約和幸福感程度的提高。
預防,永遠大于治療!
這正是: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