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揭露當代醫生屢屢見的“低級錯誤”

揭露當代醫生屢屢見的“低級錯誤”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9-12-24 10:25

 

“低級錯誤”更可怕

?

 

  最近,深圳發生了一起醫療事故。醫生把一塊紗布忘在患者腹中,引發了很多后遺癥,患者為此多做了九次手術。事后,深圳某醫院院長說:“手術后殘留紗布是一個極其低級的錯誤。”

?

  近來,類似的“低級錯誤”屢屢見諸媒體。例如,湖北通城縣剛剛發生了“右腿骨折,左腿手術”,仙桃市又上演了“左側疝氣,右側開刀”。這些錯誤雖然“低級”,但患者卻承受了巨大痛苦,付出了“超級代價”。

?

  其實,為了減少醫療差錯,衛生部早就制定了“三查七對”制度。例如,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要查對病人的姓名、手術名稱、切口部位、手術器械、紗布數量等。但是,這些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制度,卻經常成為一紙空文。近年來,隨著醫療需求的井噴式釋放,病人數量急劇增加,一些醫院的管理漏洞也逐漸暴露。有的醫生盲目追求手術數量,“蘿卜快了不洗泥”,把查對制度當成了累贅;有的醫生一天趕十幾臺手術,連病歷也不看就敢“單刀赴會”。如此大干快上,不出問題反倒怪了。如果醫院不從管理制度上深刻反思,亡羊補牢,而僅僅是處理幾名醫護人員,恐怕“低級錯誤”還會層出不窮。

?

  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生命,醫學是一門探索性科學。對于疑難重癥,醫生判斷不準,或者手術失誤,人們一般容易理解。但是,如果醫生把紗布、剪子留在患者肚子里,或者左右不分亂開刀,總犯“低級錯誤”,就很難讓人原諒了。因為這樣的醫生,視生命如兒戲,把患者等同于“小白鼠”。無論有什么樣的理由,都是不應該的。

?

  醫生之所以犯“低級錯誤”,原因很多。從表面看,是疏忽大意,責任心差。從深層看,是缺乏對生命的敬畏,把做手術理解為“修機器”。如今,很多醫生把醫學僅僅當成謀生的“手藝”,片面追求技高一籌,而忽視了醫學人文修養。他們不愿意做常規手術,認為沒有技術含量,缺乏挑戰性。例如,在一些醫生眼里,做個闌尾炎手術就像切個臭雞蛋,交給實習生“練手”就可以了。事實上,絕大多數病人患的都是常見病,如果醫生輕視“小病”,受害的人群更廣,因而也更可怕。

?

  其實,作為醫生,誰都想成為大師。但是,大師和匠人的區別,絕不僅僅體現在技術上,更體現在精神境界上。如果一名醫生把醫學當成了純技術活,就注定只能是一名匠人,而無法成為大師。我國著名醫學家張孝騫一生都把自己當成小學生,用“戒、慎、恐、懼”四個字要求自己。他每診斷一例疾病,都要周密觀察,反復推敲,盡量避免誤診和差錯。他認為,這不僅是一個思維方法問題,更是一個對病人有無感情的問題。據他的學生回憶,張孝騫到病房巡診時,總是帶著一個小本,上面記著病人的姓名、病歷號、主要診斷和特殊病情。有時遇到一個疑難病例,他還會想起以前類似的病人,翻出小本借鑒參考。這就是一位醫學家的風范,善做“小事”,方成大師。

?

  一座樓蓋錯了可以拆,一本書印錯了可以毀,但是,惟獨生命不可重來。一臺手術做錯了,往往永遠無法挽回。因此,敬畏生命,精益求精,應當成為所有從醫者的“圣經”。(轉載)

?

?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