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累待遇低兒科急診又聞關門聲

【byb.cn 】(來源:金羊網)中山一院東院兒科急診因人手不足今起調整開診時間,省內大醫院兒科都面臨服務供不應求的尷尬
“各位病兒家屬:因我院兒科醫生缺乏,暫將急診兒科的開診時間自2016年10月13日起調整如下:掛號時間:7:45;停掛號時間:22:30;開診時間:7:50-23:00;停診時間23:00”。12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的這則調整急診時間的告示引發了廣泛關注,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再度備受關注。
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周 密

數據顯示,廣東全省目前只有4家兒童??漆t院,三成以上綜合醫院未設立兒科,每千兒童擁有的兒科醫生僅0.53人,距離國家的目標值至少還有2000人的缺口。每個兒科醫生每天負擔的診療人次為24.5,工作量位居各科之首。隨著二孩時代的到來,兒科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問題將會日益突出。
為了緩解兒科醫生短缺現狀,廣東一直在努力,就在最近,廣東省衛計委透露將出臺提高兒科醫務人員待遇的文件,廣東的兒科醫生將有崗位獎勵金。廣州市也在年初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要加強兒科建設的要求。這些能成為兒科醫生短缺的“破題”之舉嗎?
為何夜間停急診?
15個醫生接診500人
“我們不是停了全部急診,只是取消了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的接診。我們的120照樣出車,如果有危急患者送過來,我們病房的二級醫生會下去立即接診。但確實會對一些普通疾病的急診患者帶來不便。”12日,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中山一院東院兒科主任柯志勇顯得有些無奈,人手的緊缺已經讓這位兒科主任十分“心累”——今年以來,他所在的中山一院東院的兒科已經有4名醫生離職,還有兩名醫生在休產假。這也相當于整個兒科一下子少了6個人?!艾F在滿打滿算15個人負責整個兒科四個病區的工作,其中還有一名退休返聘回來的老同志?!笨轮居抡f,以前下半夜的急診一般只安排一位醫生,現在把這名醫生“節省”出來,勉強應對其他的班次。
急診到底有多忙?“我們最高峰時一天接了快500個病人?!笨轮居抡f,現在還沒有到“最壞”的時候,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后,產科和新生兒科可能爆棚,兒科最緊張的時期已在不遠處。
醫生為何“心累”?
接診量大溝通困難
“醫生,我寶寶發燒了”,“醫生,我的孩子咳嗽都好幾天了”……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珠江新城院區,一名兒科醫生剛進診室就被一群家長團團圍住,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從業27年的兒內科門診副主任何婉兒主任醫師就是其中一員。她每周都開門診,其中有兩天是開全天,“一天要看70多個病人,但面對的卻遠遠不止70多個人?!焙瓮駜簾o奈地笑了笑,孩子看病,陪伴的陣容最少是“一拖二”,“一拖四”、“一拖六”的情況并不少見。
據統計,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日均門診量就高達1.2萬-1.3萬人次,卻只有600余名兒科醫生分班次接診,同時還要兼顧大量手術和住院兒童的治療。在這里,除去24小時的急診不說,門診有時候到晚上9點、10點還有不少患者,遇上換季患病高峰期,醫生們都是加班加點地工作。“忙到頭暈,有時候連上廁所都顧不上。”
兒科難,最難還是在溝通。兒科又被稱作“啞科”,問診的時間比看診的時間要長很多。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普兒科主任何麗雅主任醫師深有感觸,“醫生不僅要看病,還要當家長的老師。很多家長寧愿信百度都不愿信醫生。比如,最簡單的遵醫囑服藥,沒有多少家長能夠真正做到,如果醫生不一遍一遍說,就真的會耽誤孩子病情?!?
醫生為何“出走”?
工作超負荷工資低
“金眼科、銀外科,一錢不值是兒科。”這句在醫療界流傳了多年的打趣話至今還“經久不衰”。每一個醫生都在超負荷工作,承受著各種壓力,卻拿著較低的收入,這已經不是某一家醫院兒科的個別現象,而是目前全省兒科的尷尬現狀。
“我們醫院已經很好了,從來都不提兒科創收。但即便這樣也留不住人。”在說起兒科醫生待遇的問題時,柯志勇十分無奈。剛剛離職的4名醫生里,有一名接手了家族的診所,還有兩名去了待遇高、工作壓力小的民營醫療機構。“他們在這里看一個病人的掛號費才3元,去到那邊是一個患者300元的診金。”
低待遇對應的卻是對兒科醫生的高要求。兒科醫生常年面對的都是不會說話,或者表達能力不足的嬰幼兒,而兒科的疾病種類又涵蓋方方面面,因此,兒科專業的學生們要修的課程也比其他醫學生要多很多,幾乎臨床醫學所有的課程兒科專業都有。經過5年的本科和3年的研究生學習,甚至是博士生學習,兒科畢業生從學校出來后還得經過幾年規培,再在病房、急診等輪一圈,才能夠獨自出門診。完成這些過程的醫生才有機會進一步考取中級職稱,而科研課題、學術論文等硬件要求,也要花費醫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科醫師需要15年至20年的時間。與此同時,兒科醫患關系緊張也讓越來越多的兒科醫生“壓力山大”,何麗雅和柯志勇的科室,不少年輕醫生坦言睡不好、很焦慮。
于是,越來越多的兒科醫生選擇了離開,待遇好、壓力小的民營診所成為了熱門去處,而還有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離開這個行業。
如何提高醫生待遇?
或部分增收30%診療費
為緩解兒科醫生短缺的現狀,廣東在持續努力。前不久,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召開的省人大代表重點建議辦理情況通報會上,省衛計委等單位就透露,目前已經起草了相應的實施方案,將提高兒科醫務人員薪酬待遇。其中就規定,對于6歲及以下的兒童臨床診斷中有創活檢和探查、臨床手術治療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將加收不超過30%費用,調整后的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對此,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主任龔四堂表示,這30%的增收費用,其實應該覆蓋至整個兒科層面,因為兒科的看診跟成人相比難很多,要讓所有的兒科醫生真正獲得榮耀感和獲得感,最重要的是提高待遇,讓他們“愿意干,留得住”。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