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失眠地圖:滬最高京第四

【byb.cn 】(來源:北京日報)每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近日《2017年中國網民失眠地圖》在北京發布。調研結果顯示,近80%參與者曾有失眠經歷,其中上海、廣州比例最高,長沙、北京、深圳緊隨其后,有失眠經歷的人群中入睡困難是最主要的失眠表現。
另外,超過57%調研參與者不能全面了解失眠危害,僅4.5%認為出現失眠應該馬上治療。
此次 “失眠知多少?——失眠行為網絡大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集了來自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362個城市8567份有效問卷,就大眾對失眠的經歷、其危害的認知以及對治療的態度進行了調研。
失眠是指非常想睡覺,但上床后睡不著或夜里容易驚醒,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整夜覺醒次數在兩次及以上;睡眠質量下降、總睡眠時間減少(少于6小時)以及早晨醒后身體無恢復感,最重要的是伴有日間功能障礙,感到疲勞或全身不適。
調研參與者中有31.84%的網民表示會有短時間出現白天昏昏沉沉沒精神,晚上卻又精神奕奕睡不著。王玉平教授解釋:“實際上這是偶發性失眠的表現。偶發性失眠屬于急性失眠,會導致次日注意力下降、容易激動、疲勞乏力等癥狀,有可能增加交通意外,工傷等情況的發生。”
雖然有超過80%的網民受到過失眠問題的困擾,但半數以上網民不能全面了解失眠的危害。調查發現許多人不知道失眠與某些癌癥高發有關,不了解失眠會使糖尿病、高血壓或肥胖等風險增加,也不知道失眠可能導致抑郁等精神問題。
王玉平教授介紹:“如果急性、偶發性失眠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展成亞急性或慢性失眠進而出現軀體疾病,研究顯示:失眠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發生有直接關系,甚至有可能導致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癥發病率增高 。此外,失眠還有可能引發焦慮癥、抑郁癥等精神障礙等疾病。因此,當出現失眠問題時,應該盡早就醫。”
此次調研發現,有失眠經歷的人群中超過57%表示堅決不吃藥。《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指出:對于已經診斷為失眠的患者應該積極治療;對于急性、偶發性失眠應盡早采用藥物治療。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