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眼日:4.5億國人近視

【byb.cn 】(來源:環球網)今天是國際六一兒童節,再過5天,6月6日將迎來第22個全國“愛眼日”。那么這兩節日有什么關聯呢?請看這一組數據:2012年在我國5歲以上總人口中,近視的人數在4.5億人左右;到2050年,全世界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患有近視,而這其中三分之一將會是中國人。6歲到18歲的城市學生近視發生率從低于10%激增至80%。
也就是說在兒童時期做好預防近視會大大減少我國近視人數。否則,在未來的幾十年里,近視導致的眼科并發癥將成為導致視力受損和致盲的第一位病因。在強生公司支持下,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舉辦的“愛眼日”視力健康媒體知識共享會上,北京大學眼視光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醫師遲蕙認為科學地預防兒童近視的發生,科學地控制兒童近視的進展非常重要且緊迫。建議定期眼檢,及早發現并治療眼部健康問題。
眼球從圓圓的西瓜變成長條冬瓜,那就是近視了
中間的眼球的空隙是照相機中間的黑匣子,照相機沒有黑匣子就不能成像。黑匣子是一個圓形的,相當于一個圓圓的西瓜。我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眼睛就像扁的南瓜一樣,這時候我們的孩子是遠視眼。隨著孩子眼睛的發育,到6歲,到8歲的時候,我們的眼睛發育成是一個像西瓜一樣,圓圓的。我們在8歲到14歲有一個緩慢的增長,如果這個眼球前后左右都緩慢的增長,它形成一個圓圓的西瓜,這時候我們看遠處的東西,通過我們的鏡頭呈現在視網膜上是一個正視眼,或者有輕度的遠視狀態,我們是成像在視網膜之后,這個是正常現象。就是說在13歲以前的孩子會有一個輕度的遠視,這是我們希望的狀態。
如果說我們的孩子眼球發育過快了,從6歲開始眼球就長成像冬瓜一樣,通過我們的鏡頭成像不能在視網膜上,在視網膜前看不清模糊了,就是近視眼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讓眼球長成了像冬瓜一樣呢?有三個主要原因。
首先是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都是近視,孩子近視幾率高達90%以上。還有環境因素和營養因素,現在的孩子往往營養太過剩,肥胖的孩子發病率很高。環境因素越來越突出。電子屏幕、不良光線、姿勢不正確、用眼時間太長,以及看的物品距離眼睛太近,都是不良的用眼環境或習慣。預防近視,需要隨時糾正青少年脫離不良的用眼環境或習慣,成年人也要強化用眼環境這個意識。
預防近視,學生首先要做到三個“1”
遲蕙指出,預防近視的發展首先要有一個很好的閱讀習慣,比如正確的姿勢,閱讀距離、閱讀光線,還要注意眼睛經常遠眺。學生要做到“三個一”,第一個就是做到握筆一定要一寸,筆尖到手指是一寸的距離。如果握的很低,開始寫字的時候,手就會擋著視線,所以歪著看,歪著看會導致雙眼視力不一樣;第二是胸口離桌子要有一拳遠,不能靠著,不能斜著。第三是眼睛到紙的距離是一尺。
“現在大家都在地鐵里拿著手機看,其中也有不少孩子,一定不要在晃動顛簸的地方看。”遲蕙曾經在地鐵上因這種事情勸阻家長而遭遇被罵多管閑事。
遲蕙特別強調,目前為止近視眼是不能治的,但是要控制近視發展。但是目前為止控制近視的方法最好的就是角膜接觸鏡,就是角膜塑性鏡,在一定程度上真的可以控制近視發展的方法。目前為止,國際上公認的控制近視發展的第一個選擇就是戶外活動,每天大于兩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第二是角膜塑形鏡和低濃度阿托品,第三是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閱讀習慣。一定要注意每個近視眼的孩子都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正規的驗光,要做散瞳。
認識誤區和貧困成為屈光不正未矯正的兩大原因
關于兒童和青少年的視力保護,強生視光學院眼科學博士田欣博士介紹說,在中國,6歲到18歲的城市學生近視發生率從低于10%激增至80%。缺乏診斷和矯正的近視導致了全球20.9%的致盲和52.9%的中度至嚴重視力問題。有些病例雖然非常容易矯正,但卻由于疏于及時的治療造成了兒童視力障礙甚至失明。WHO的資料顯示,未矯正近視已成為兒童中一個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未來的職業發展;有12,000,000的早期近視病例可以簡單地通過配戴眼鏡治療。
早期發現兒童的近視、弱視、斜視等眼部問題,并進行及時地矯治,避免因失去最佳治療時機而造成兒童的永久視力障礙甚至失明更加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田欣博士總結了造成屈光不正未矯正的兩大原因:
第一,公眾對于兒童視力健康不夠重視,還存在諸多認識誤區,比如:兒童近視了沒關系,長大了做了手術就好了;近視不能輕易戴眼鏡,戴了就摘不下來了;戴眼鏡會加速近視的發展;小孩子太小,眼睛有問題最好等到長大了再做手術
她介紹說:近視手術能幫助摘掉眼鏡,但不能“治愈近視”,視網膜并發癥和致盲風險還是存在的;發生近視了卻不戴眼鏡,會使得眼肌調節緊張,可能加重視疲勞,甚至可能導致弱視。斜視和弱視都需要及早就醫,這些眼疾都有合適的手術和治療時機,如果錯過,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甚至無法治愈的視功能障礙。
為幫助貧困兒童更早發現和治療潛在眼病,強生自2002年起就與國際獅子會發起“愛瞳行動”(Sight for Kids)。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經在亞太地區成功地為2300萬貧困兒童進行了視力篩查,其中80萬兒童通過篩查發現問題,50萬兒童獲得了相應的治療。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