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越粗的人心血管功能越差

受訪專家:遼寧省人民醫院心內六科主任 石蘊琦
新近研究顯示,頸圍對心血管疾病的預測作用甚至優于以往常用的腰圍。對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測量頸圍比測量腹圍有更好的評估價值,且頸圍測量起來更容易:將皮尺放在第七頸椎(即頸后最突起處)上緣及喉結下方進行測量,為頸中部最細處。健康人的頸圍男性為38厘米,女性35厘米。如果頸圍超過正常值,意味著頸部皮下脂肪或呼吸道周圍脂肪沉積增多,反映出人體上半身皮下脂肪蓄積異常增多。不過,甲狀腺疾病等其他原因造成的頸圍增大需除外。頸圍增加多見于中老年男性、絕經期后的女性及肥胖者。國外研究發現,頸圍每增加3厘米,男性體內的“好膽固醇”平均降低0.12毫摩爾/升,女性降低0.15毫摩爾/升;男性平均血糖值增加0.17毫摩爾/升,女性增加0.12毫摩爾/升。粗頸造成的血脂及血糖異常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同時,還會增加肥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代謝綜合征的可能性。
脖子粗還可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發生。其原因為脂肪過多沉積,加重了上呼吸道狹窄,導致睡眠時存在缺氧及高碳酸血癥。加上睡眠結構紊亂、性格急躁等因素,還會促高血壓的發生。高血壓是心血管病的基礎,可增加冠心病、腦卒中及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
發現頸圍超標,應高度警惕。測頸圍的同時,也要自我測量體重指數及腰圍。如果體重指數>25,腰圍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說明存在代謝異常,應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等;如果有胸悶、胸痛,心悸氣短等不適癥狀,可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頸動脈超聲等檢查;如果存在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等,必要時可增加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腦CT或核磁共振、冠脈CT或血管造影檢查,了解血管病變情況,明確診斷。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