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總結的七句養生格言

【byb.cn 】(來源:健康時報)不聽中醫言,吃虧在眼前,其實綿延了千年的中醫智慧,值得很多人去學習。
國醫大師 阮士怡
國醫大師 劉尚義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名譽主任委員 嚴世蕓
1. 養生不能獵奇
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嚴世蕓講過兩個故事,其一,一些養生節目中有醫生宣稱預防頸椎病一定要睡低枕頭,結果大家聽了這位醫生的話,無論平臥側臥都去睡低枕頭,不分頸椎實際情況去選擇一個高度。結果臨床上接待了不少嚴重頸椎問題的患者,一問都說睡了低枕頭怎么還會得病。
其二,有時候門診時會遇到這種情況,患者進來就跟醫生商量,醫生我濕氣重,腎陰虛,您看是不是除除濕。一問之下,都是一天到晚從電視節目中看來的,特別是老年人,凡是看到健康問題就盯著看,然后自己比對自己得出結論,要求醫生按他說的做。
一些養生方法確實是好的,但是,是不是適合每個人的,卻是很難保證的,不要今天聽說吃綠豆好就狂買綠豆,明天聽說那個好就跟著做,自己不確定時,可以先咨詢一下醫生。
2. 再好的食物也別過量
養生不可盲從,關鍵要適度。再好的食物也別過量。比如山藥養胃,有的人一吃藍莓山藥反而漲肚。醫生一問吃多少,結果被告之一人吃了一整份。養胃效果再好的食物,過量了也有害。
現在吃西洋參、枸杞、黃芪的人比較多,有些人拿西洋參泡水,灌了一肚子水特別難受,而且喝到最后水也很涼了,胃反而不舒服。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把西洋參切片、枸杞、黃芪切片嚼著吃。
3. 中醫最忌七分傷
中醫上素有“三分治七分養”的說法,生病了,醫生治病開方子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自己在生活上的調養,如果生活方式調整不好,會影響到“三分治”的療效,導致“七分傷”。
就像要灌滿一個水缸,上面緊著灌,下面漏的更多,那是別想著能灌滿的。因此,調整生活方式配合治療養好身體才是關鍵。平時要注意調飲食,不僅要控制吃的內容,還要控制量,做到飲食有節?,F在的人,十有八九都有脾胃不和的情況,這就是沒管住嘴。
4. 貪涼一時遭罪一年
有位著名中醫留給家中的家規,絕對不準吃冷飲。中醫認為“胃喜溫不喜涼”,“腎也是喜暖不喜寒”,冰冷食物對胃傷害大。你夏天吃下的冰棍,可能到冬天才突然出現了反應,別為一時痛快,毀了未來的健康。
5. 養生就是知足常樂
他頓時很受觸動,身邊這么多病人什么都不缺,可就是睡不好、睡不著,一位打工的師傅,身上沒有幾塊錢,喝二兩酒就睡著了。人理應求心安,知足常樂。
6. 不生氣就不生病
另據《大公報》報道,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的研究發現,生氣會造成血壓瞬間上升、心跳加快,身體不好的人或老人,很容易出現腦溢血、心臟病、心肌梗死。
7. 年輕人,別以為你不需要養生
青年期的養生也很重要。此時更應注重“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理念。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喝飲料、吃零食,喜歡吃偏辛辣刺激性的食品,這些習慣都應該改一改,飲食清淡更健康。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